[发明专利]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及磁流变液灌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6122.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彬;马伟峰;李奇;李士军;陈延伟;潘树国;胡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43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后端盖 前端盖 灌注孔 磁流变阻尼器 磁流变液 励磁线圈 隔磁环 注液孔 灌注 传动轴轴 适当位置 外部设置 外壳固定 位置设计 传动轴 后侧面 键连接 密封盖 排气孔 前侧面 注液 缠绕 密封 侧面 优化 保证 | ||
1.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转子(1),转子(1)通过键连接在传动轴(3)上,转子(1)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前端盖(2)和后端盖(14),转子(1)的外部设置外壳(15),前端盖(2)、后端盖(14)、外壳(15)固定在一起形成定子;所述前端盖(2)和后端盖(14)沿传动轴(3)轴向分布;
前端盖(2)和后端盖(14)内分别缠绕前励磁线圈(5)和后励磁线圈(10),前端盖(2)与转子(1)的前侧面之间设置前隔磁环(4),后端盖(14)与转子(1)的后侧面之间设置后隔磁环(11);
所述外壳(15)上设置至少三个注液孔,每个注液孔均通过密封盖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5)的顶部设置至少两个上注液孔(21,23),两个注液孔(21,23)通过密封盖(22,32)密封,所述外壳(15)的底部设置至少一个下注液孔(41),下注液孔(41)通过下密封盖(42)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具有形成轴对称截面的外圆环和内圆环,外圆环和内圆环之间通过中肋板连接,传动轴(3)穿过内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励磁线圈(5)和后励磁线圈(10)分别缠绕于转子(1)外圆环侧部的前端盖(2)和后端盖(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隔磁环(4)和后隔磁环(11)位于转子(1)的中肋板的两侧或者位于转子(1)的内圆环和中肋板的两侧,且前隔磁环(4)和后隔磁环(11)的外边缘与转子(1)外圆环的内侧面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外圆环的外侧沿传动轴(3)的轴向设置不少于一条的突起带(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外圆环的侧部与前端盖(2)和后端盖(14)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环(6)。
8.一种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液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T1:打开磁流变阻尼器上部的两个上注液孔(21,31)的上密封盖(22,32)和下部的一个下注液孔(41)的下密封盖(42),将软管(7)的一端连接下注液孔(41),软管(7)的另一端连接注射器(8)开始实施灌注,直至上注液孔(21,31)中的至少一个有磁流变液开始溢出为止,用下密封盖(42)密封下注液孔(41);
ST2:通过穿过磁流变阻尼器的转动轴(3)带动磁流变阻尼器的转子(1)转动,从两个上注液孔(21,31)排出阻尼器腔内气体,使上两个上注液孔(21,31)内磁流变液液面下降,直至其液面不再降低或者下降幅度位于设定范围内为止;
ST3:软管(7)连接两个上注液孔(21,31)中的一个继续实施灌注,同时转动转子(1),直至两个上注液孔(21,31)中的至少一个有磁流变液再次溢出且无气体排出为止,使用上密封盖(22,32)密封两个上注液孔(2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61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自适应减摆器
- 下一篇:隔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