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EMS工艺的高Q值三维螺旋结构电感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6644.9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9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周盛锐;卢基存;杨颖琳;史传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9/02 | 分类号: | H01L4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线圈 三维螺旋结构 基层绝缘层 电感 垂直集成 隔离电感 集成电感 硅基体 绝缘层 微电子技术领域 垂直螺旋 电气连接 多层线圈 封装工艺 机械稳定 寄生电容 绝缘材料 微型集成 柱状金属 硅衬底 支撑物 衬底 杂散 制作 三维 兼容 改良 支撑 | ||
1.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高Q值三维螺旋结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硅基体(1)、基层绝缘层(2)、螺旋线圈(3)、螺旋线圈间支撑物(4);所述基层绝缘层(2)用于隔离电感螺旋线圈(3)与硅基体(1),所述螺旋线圈(3)通过线圈间绝缘层中的柱状金属(5)形成电气连接;其中:
螺旋线圈(3)中单层螺旋线圈为带有缺角的八角形、“8”字形、圆角矩形或其他类似形状,线宽10~15 um;
每一层的螺旋线圈结构相同,仅缺角位置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Q值三维螺旋结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螺旋线圈的金属层采用电镀工艺形成,镀层金属为铜,厚度为3~5 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Q值三维螺旋结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圈间支撑物(4)为多个,支撑物材料为光敏绝缘材料;支撑层厚度为3~5 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Q值三维螺旋结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圈(3)的层数为一层到八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Q值三维螺旋结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绝缘层(2)的厚度为6~10 um。
6.一种高Q值三维螺旋结构集成电感的制作方法,是基于MEMS工艺的,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方法在硅片上生长一层厚度为6~10 um的SiO2介质层,作为基层绝缘层,用于隔离电感线圈与硅基;
步骤2:对基层绝缘层进行光刻,形成带缺口的螺旋线圈图案,并经刻蚀、溅射粘附层和种子层、铜电镀工艺形成线圈;其中:
所述刻蚀工艺,采用BOE溶液对线圈图案进行湿法刻蚀,其刻蚀速率约为300-400nm/min,通过控制时间对SiO2实现不同厚度的刻蚀,形成第一层线圈凹槽;
所述溅射工艺,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溅射TiW和Cu分别形成粘附层和电镀种子层;
所述电镀工艺,采用硫酸铜溶液作为电解液,电镀形成3-5um厚的带缺口的螺旋线圈;
步骤3:在已成型的螺旋线圈上涂覆所需厚度的光敏绝缘材料,作为线圈间支撑物,并进行光刻、显影清洗,形成通孔,经溅射粘附层、种子层及电镀铜工艺后,通孔中填满铜,形成铜微柱用以连接下一层线圈;
步骤4:在形成铜通孔的线圈间支撑物上进行下一层线圈的光刻、显影、清洗,形成带缺口的螺旋线圈图案,并经溅射粘附层和种子层、铜电镀工艺形成线圈;
重复步骤3和步骤4,形成多层线圈结构,最终形成多层三维垂直螺旋结构集成电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 中所述显影、清洗,是将曝光完成的硅片浸入显影液中进行显影;显影完成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定影;再用去离子水冲洗硅片并吹干;
所述溅射及电镀工艺同步骤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66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