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7037.4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5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君;陈建康;曾理;李跃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训管理 信息化系统 铁路 培训大纲 培训资源 车间 培训 考试管理 培训过程 培训计划 培训结果 培训考核 培训状况 强化培训 实时监控 体系建设 铁路系统 统计分析 整体状况 智能优化 闭环式 最大化 整合 专网 编制 共享 管理 监控 优化 | ||
1.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路局的路局端、设置于站段的站段端和设置于车间的车间端,且路局端、站段端和车间端依次通过铁路局专网连接;
所述路局端包括:
管理终端C:用于录入储存培训计划、职工信息和教师信息,并下发培训计划;
主服务器:用于储存培训计划、职工信息和教师信息;
所述站段端包括:
管理终端A:用于接收管理终端C下发的培训计划,并协调站段端进行培训和考试;
考勤终端A:用于对考勤进行考核;
培训设备A:用于对职工进行在线模拟培训,并采集职工的培训信息;
采集终端A:用于对职工使用培训设备A的过程进行视频采集;
所述车间端包括:
管理终端B:用于接收管理终端C下发的培训计划,并协调车间端进行培训和考试;
考勤终端B:用于对考勤进行考核;
培训设备B:用于对职工进行在线模拟培训,并采集职工的培训信息;
采集终端B:用于对职工使用培训设备B的过程进行视频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A还用于:
对培训设备A采集的职工培训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得出第一培训评分;
对采集终端A采集的视频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得出第二培训评分;
对第一培训评分和第二培训评分进行综合评定,并得出站段端培训评分;
所述管理终端B还用于:
对培训设备B采集的职工培训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得出第三培训评分;
对采集终端B采集的视频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得出第四培训评分;
对第三培训评分和第四培训评分进行综合评定,并得出车间端培训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C还用于:
汇总职工的站段端培训评分和车间端培训评分,并根据站段端培训评分和车间端培训评分对职工进行分类;
根据职工的分类,将主服务器中储存的教师信息与职工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录入培训计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职工的分类采用提取培训评分的特征值;所述特征值提取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职工培训的多项评分,并对每一项评分建立分类;
对评分进行求和,并得出每一项评分在总分中的比例作为参考权重;
选取参考权重最低的一项作为该职工所在的分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教师信息与职工进行匹配包括以下步骤:
对教师的教授课程进行评分,并选取评分最高的教授课程作为该教师的分类;
将教师根据教师分类划分给对应分类的职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第一培训评分和第二培训评分进行综合评定并得出站段端培训评分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培训评分和第二培训评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出站段端培训评分;
所述加权平均的权重值根据不同岗位进行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第三培训评分和第四培训评分进行综合评定并得出车间端培训评分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三培训评分和第四培训评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出车间端培训评分;
所述加权平均的权重值根据不同岗位进行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训设备A和培训设备B采用驾驶仿真培训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0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