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氢高红霉素新晶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87085.3 申请日: 2018-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9293719A 公开(公告)日: 2019-02-01
发明(设计)人: 金勇;李广青;张承群;乔伟;尤启冬;黄秋波;胡三明;侯仲轲;姚礼高;孟仲建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H17/00 分类号: C07H17/00;C07H1/00;C07H1/06
代理公司: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代理人: 施春宜
地址: 312300 浙江省绍兴***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红霉素 新晶型 甲醇 制备 过滤催化剂 红霉素亚胺 合成技术 加氢反应 杂环基 烘干 滴加 调碱 调酸 催化剂 申请 过滤 溶解 合成 回收 应用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氢高红霉素新晶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杂环基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将红霉素亚胺醚溶解在甲醇中,调酸后加入催化剂Pt/C进行加氢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催化剂,回收设定量甲醇;降温并调碱到pH值为10~12,滴加设定量的水,过滤烘干,得到二氢高红霉素新晶型化合物。将本申请应用于二氢高红霉素的合成,具有流动性好、易包装、液相含量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氢高红霉素新晶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杂环基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抗感染类药物,因其抗菌活性好,无过敏反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已成为临床应用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第二大类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指红霉素及其酯类衍生物,产品包括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硬脂酸红霉素、红霉素碳酸乙酯、醋硬脂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依托红霉素等。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品种则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和氟红霉素等。而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泰拉霉素、土拉霉素等。

二氢高红霉素作为大环内酯产品的一个中间体,具体结构见式1,在生产大环内酯药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阿奇霉素、泰拉霉素、土拉霉素等15元环的大环内酯药物都是以其作为原料合成得到的。

二氢高红霉素的合成方法最早由专利US4328334介绍,合成方法为用红霉素亚胺醚为原料,用氧化铂或硼氢化钠还原得到,最终产品通过柱分离得到纯品。

专利WO2007029266中介绍的二氢高红霉素制备工艺为,以红霉素亚胺醚为原料,用Pt/C加氢,反应完后回收干溶剂甲醇,加入水,用5%氢氧化钠水溶液调碱,得到二氢高红霉素,没有晶型的相关资料。

专利CN103772456B介绍了一种二氢高红霉素的制备工艺,其以红霉素A9-肟,为原料、水及重排试剂进行贝克曼重排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硼氢化钠还原,还原后加入盐酸或硫酸进行酸水解得到二氢高红霉素料液,料液再加水回收掉有机溶剂进行结晶,没有晶型相关资料。

专利CN104817600A介绍了一种二氢高红霉素的制备纯化方法,其以二氢高红霉素硼酸酯为原料,加入甘油或类似物进行水解,后用二氯甲烷调碱萃取,再加水调酸反萃,再在水相中加入丙酮,得到水和丙酮的混合的二氢高红霉素酸性料液,再调碱结晶,得到二氢高红霉素,操作复杂,且没有晶型相关资料。

专利CN1625560A介绍了9-脱氧-9a-氮杂-9a-同型红霉素A一水合物,含水量为2~3.5%,其X粉末衍射峰为:

7.70±0.2,8.08±0.2,10.08±0.2,11.44±0.2,12.20±0.2,13.84±0.2,14.10±0.2,14.52±0.2,14.82±0.2,15.14±0.2,15.80±0.2,16.78±0.2,17.26±0.2,18.16±0.2,18.90±0.2,19.18±0.2,19.80±0.2,21.04±0.2。

然而,在我们诸多文献中,制备二氢高红霉素的报道还有很多,但在其晶型研究的报道上比较少。二氢高红霉素作为大环内酯产品的一个重要中间体,其晶型对于该中间体的储存、包装、运输都有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以其为中间体的药物的质量。二氢高红霉素一水合物晶型偏细,产品流动性差,易结块。对于后续的包装、运输、投料均有不利的影响。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文献中关于二氢高红霉素研究所存在的上述空白,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二氢高红霉素新晶型化合物,该新晶型化合物的X粉末衍射特征峰(即在X-射线粉末衍射图中的反射角2θ)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