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熟料线烧成系统在线智能化热工标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0737.9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勇;何承发;李晓波;张长乐;周金波;盛赵宝;轩红钟;张宗见;章嗣福;张双林;祝刘新;胡小东;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C04B7/47;C04B7/4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成系统 技术指标 水泥熟料线 气体组份 实时测定 实时调整 运行参数 热平衡 智能化 量化 标定 风量 热工 在线检测设备 工艺状况 生产操作 实时分析 运行效果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熟料线烧成系统在线智能化热工标定的方法,通过在线检测设备实时测定烧成系统的温度、压力、风量、气体组份等数据,根据烧成系统热平衡原理进行实时分析、评价、量化烧成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并与提供的建议控制值进行比较,然后将量化的各技术指标与建议控制值进行显示,以指导操作员实时调整操作运行参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时测定烧成系统的温度、压力、风量、气体组份等数据,根据烧成系统热平衡原理进行分析、评价、量化烧成系统各技术指标,同时给出各参数建议控制值,在建议控制值的指导下实时调整生产操作运行参数,可将整个烧成系统运行在最佳的工艺状况下,以达到最经济的运行效果,提高工厂总体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熟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熟料线烧成系统在线智能化热工标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熟料生产线运行操作的优化控制对降低生产线的能耗及产量、质量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熟料生产线操作参数的调节依据来自于对工况的判断,判断依据分为中控DCS数据、热工标定数据及运行指标控制值。
(1)DCS显示数据的特点:现代水泥工业干法预分解工艺技术生产中温度、压力、气体组分、风机转速、电流等关键参数基本在中控DCS可以直接读取,中控操作员可以以此作为判断运行是否正常的方向标。但是,由于中控DCS数据显示的局限性、分散性,中控操作员只能参考中控显示的在线监测参数进行分析和调节,不能从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角度系统地分析影响热耗的因素。中控DCS数据的优优点具有:具有适时性,便于操作员及时发现系统存在问题。而其缺点为中控DCS数据显示具有局限性,数据是分散的、不系统,不能从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角度系统地分析影响热耗的因素。
(2)人工便携式热工标定技术的特点:热工标定技术是从物料和热平衡角度进行热态测量和分析,可通过人工使用便携式热工检测设备对熟料生产线运行参数进行全面的检测,并通过平衡计算与分析,帮助查找存在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经济指标提供理论支持。通过人工开展热工标定,可对生产线的关键指标--热耗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重点分析,为生产线的降本增效提供帮助。人工便携式热工标定技术的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能从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角度系统的分析影响热耗的因素。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便携式的检测标定具有时间的滞后性,不能让操作实时地进行参数优化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泥熟料线烧成系统在线智能化热工标定的方法,用于指导操作员对生产线的运行操作参数进行调整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泥熟料线烧成系统在线智能化热工标定的方法,通过在线检测设备实时测定烧成系统的温度、压力、风量、气体组份等数据,根据烧成系统热平衡原理进行实时分析、评价、量化烧成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并与提供的建议控制值进行比较,然后将量化的各技术指标与建议控制值显示在中控操作界面上,以指导操作员实时调整操作运行参数。
通过在线智能化标定烧成系统各测量点的温度、压力、风量、粉尘、气体组分等关键数据,建立烧成系统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数学模型,编辑计算机语言、形成编程文件将烧成系统自变量参数及数学计算模型公式等植入DCS操作系统中,中控操作界面实时显示烧成系统各关键点的参数变化。
确定各测量点以及各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参数、计算参数,然后将获取的各测量点的参数数据送入到DCS系统中,DCS系统根据各测量点的参数数据计算出对应的计算参数,根据烧成系统各测量点的测量参数、计算参数结合热平衡原理形成热量收支平衡图,实时显示各测量参数、计算参数、收支平衡图以及预设的烧成系统各参数的最佳控制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0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