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绳自动盘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4184.4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崔俊国;王立江;章锡伟;刘思缈;邹文强;张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66D1/08 | 分类号: | B66D1/08;B66D1/24;B66D1/28;B66D1/30;B66C1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自动 盘绳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丝绳自动盘绳器,包括盘整总成和控制系统,盘整总成包括底板机架、回转支撑机构和收集圆筐,底板机架一端安装回转支撑机构,另一端安装控制系统;回转支撑机构包括自下而上顺次连接的传动机构和回转支撑过渡架,传动机构用于驱动回转支撑过渡架正转和反转,回转支撑过渡架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凸起,收集圆筐的底部设置有与凸起匹配的凹槽;传动机构由控制系统控制启停。该钢丝绳自动盘绳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传动机构的启停,可达到自动控制收集圆筐正转或反转的效果,能够针对高空中钢丝绳的下落速度调节收集圆筐的转速,达到钢丝绳盘整松紧合适、规则统一的效果,而且可消除人工盘整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港口起吊机械钢丝绳更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丝绳自动盘绳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外向型的出口贸易正在飞速发展,而港口是主要的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港口运输物资的形式主要以船载集装箱为主,运载集装箱主要靠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岸桥通过卷扬机对钢丝进行卷曲进而对集装箱进行搬运。
现有的岸桥用钢丝有两种,一种是国外进口的钢丝,使用寿命为5Kh/根;另一种则是国产钢丝,国产的钢丝使用寿命为3Kh/根,需要半年更换一次,更换频率较高,且由于港口内的钢丝使用量本就很大,因此更换钢丝便形成了一个必要且复杂的过程。以国内港口为例,大部分港口采用国产钢丝,钢丝规格为直径φ=32~50毫米、长度l=1000米、重t=5吨左右,废旧钢丝绳回收时是由4~5个工人站在岸桥下面手动盘绕旧钢丝绳,人工盘绕钢丝绳不仅盘整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还存在着盘绕不规则、松紧不一的问题,不利于后期的回收和存放。更重要的是由于钢丝绳重量较大,一般又是在50高空送下,在高空作业人员与地面更换钢丝人员之间进行交叉作业时,不仅容易导致地面作业人员被钢丝绳砸伤,还容易导致高空作业人员将工具掉落对地面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在港口安全高效地更换旧钢丝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绳效率高、安全系数高、能够实现钢丝绳紧密、规则盘绕的钢丝绳自动盘绳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丝绳自动盘绳器,包括盘整总成和控制系统,所述盘整总成包括底板机架、回转支撑机构和收集圆筐,所述底板机架一端的上表面安装所述回转支撑机构,所述底板机架的另一端安装所述控制系统;所述回转支撑机构包括自下而上顺次连接的传动机构和回转支撑过渡架,所述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回转支撑过渡架正转和反转,所述回转支撑过渡架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凸起,所述收集圆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槽,所述收集圆筐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与所述回转支撑过渡架插接;所述传动机构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启停。
可选的,所述回转支撑机构还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垂直固定于所述回转支撑过渡架的上表面中部,且所述收集圆筐与所述回转支撑过渡架处于插接状态时,所述定位轴的顶部贯穿所述收集圆筐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收集圆筐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内啮合齿轮组和内啮合回转轴承,所述内啮合回转轴承嵌置在所述底板机架内,所述内啮合齿轮组包括外啮合小齿轮和内啮合大齿轮,所述内啮合大齿轮嵌置安装在所述内啮合回转轴承的内圈,所述回转支撑过渡架固定于所述内啮合大齿轮的上端面,所述外啮合小齿轮的外圈与所述内啮合大齿轮的内圈啮合,所述外啮合小齿轮固定套设在一主动传动轴的顶端,所述主动传动轴的底端用于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外啮合小齿轮转动时,所述外啮合小齿轮带动所述内啮合大齿轮在所述内啮合回转轴承内作定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和减速箱,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主动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匹配啮合的第二伞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4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机攀爬人员防坠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精确调节收缆张力的储缆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