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运载货囊及海运载货囊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4237.2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 |
主分类号: | B63B25/00 | 分类号: | B63B25/00;B63B35/00;B63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3019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囊层 外囊 载货 配重橡胶 充气杆 充气圈 龙骨架 圆环 海上运输 铺设 柔性橡胶 运输成本 舱口 列车 拖绳 吃水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运载货囊及海运载货囊列车,包括由外而内依次铺设的外囊层、内囊层和龙骨架,所述外囊层和所述内囊层的材质均为柔性橡胶,所述外囊层和所述内囊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囊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拖绳,所述内囊层与所述龙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龙骨架包括纵向充气杆和圆环充气圈,若干个所述圆环充气圈通过所述纵向充气杆固定连接,所述内囊层的底部铺设有配重橡胶囊,所述配重橡胶囊与所述内囊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囊层和所述内囊层的顶部开设有舱口,从而使海上运输安全可靠,运力大,吃水浅,且能显著降低制造和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运输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运载货囊及海运载货囊列车。
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对能源、物资的全球采购与运输显得非常重要,以石油为例,石油需求量的增大,选用大吨位的油轮,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费;1959年日本建造的10万吨宇宙·阿菠萝号油轮下水、1966年20万吨日光丸下水、1968年日本又建造了六艘宇宙.爱尔兰级32万吨的油轮,吃水21.8米,自重6万吨、1975年日本建造的42.3万吨级BergeEmperor号油轮,吃水22米,长381.8米,宽68米;1976年法国建造的55万吨级Batillus号油轮,长414.2米,宽63.05米,吃水28.5米;1981年日本住友重工建造的海上巨人号油轮载重56.4万吨,长458.45米,宽68.9米,吃水24.5米,自重26万吨,但是,由于油价、河运限制、港口(吃水深度)限制,船舶的吨位也不能无限制的扩大。
例如,我国大陆十大港口的水深是:上海外高桥港区码头前沿水深12米,洋山港水深15米;深圳港码头前沿水深15.5米,远期可浚深至18米;宁波港码头前沿水深17米;青岛港航道平均水深12.3米,码头前沿水深15米,前湾新区码头前沿水深20米;广州南沙新港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7米,目前水深14.5米;天津港主航道水深21米,码头前沿水深15米;大连港码头前沿水深18.6米,矿石专用码头前沿水深23米;厦门港码头前沿水深15.3米;营口港码头前沿水深15.5米,在仙人岛港区,有1个前沿吃水深度25米的原油泊位;连云港码头前沿最大水深21米。由此,船舶的吨位就会受到大大的限制。
另外,1989年埃克森·瓦尔迪森号油轮人为事故,泄漏了75万桶原油,国际海事组织规定所有1996年后建造的5000吨以上的油轮必须拥有双壳结构。2001年又一次油轮事故后,国际海事组织决定从2015年开始只有双壳油轮可以在海洋上运行。开始建设双壳油轮的目的是运输沥青、糖蜜、石蜡等液体需加热、保温的需要,当今建设双壳油轮是为了提高其安全性,1992年丹麦建造了第一艘双壳油轮,30万吨的Eleo Maersk号;2001年至2002年韩国大宇重工建造了四艘45万吨的双壳油轮。而且,目前世界上的大型双壳油轮和液化气双壳油轮大多数是由韩国、西班牙、法国建造,这样的油轮造价非常高。
为了降低能源成本,选用3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可节省巨额运费。但是,港口主航道水深和码头前沿水浅,大多港口停靠不了3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采用浚深航道和码头的办法,也只能在小范围内扩大航道和码头的水深,上海在远离陆地的离岛修建洋山港,码头前沿水深由12米增大到15.5米,还是不能满足30万吨以上油轮的吃水要求。由此可见,大型双壳油轮不仅造价极其昂贵,而且还受到河运、港口(吃水深度)大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运载货囊及海运载货囊列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海上运输安全可靠,且能显著降低制造和运输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运载货囊,包括由外而内依次铺设的外囊层、内囊层和龙骨架,所述外囊层和所述内囊层的材质均为柔性橡胶,所述外囊层和所述内囊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囊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拖绳,所述内囊层与所述龙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龙骨架包括纵向充气杆和圆环充气圈,若干个所述圆环充气圈通过所述纵向充气杆固定连接,所述内囊层的底部铺设有配重橡胶囊,所述配重橡胶囊与所述内囊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囊层和所述内囊层的顶部开设有舱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未经刘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4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稳定便捷收放的船锚
- 下一篇:一种液舱中液体晃荡的制荡装置及液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