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黄素酯提取及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4837.9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5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龙;徐小松;文雁君;李林正;金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A23L33/105;A23P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462600 河南省漯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黄素酯 制备 万寿菊颗粒 微胶囊 生物活性物质 保健功效 分离提纯 技术效果 设备要求 提取设备 有效解决 深加工 次包 生产成本 胶囊 洗涤 浓缩 保留 申请 | ||
1.一种叶黄素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取万寿菊颗粒,之后采用溶剂对干燥后的万寿菊颗粒进行提取,直至提取的溶剂无颜色为止,取回收的溶剂浓缩,然后用洗涤剂洗涤,分离洗涤剂,即可制备得到叶黄素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中的一种;所述的洗涤剂为乙醇、乙二醇、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任意比例混合组成,洗涤的次数为2-9次;制备得到的叶黄素酯的浓度为45-70%。
3.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包含如下组分:叶黄素酯1份、油相抗氧化剂0.03-0.8份、植物油1-8份、壁材1-30份、乳化剂0.1-8份、水相抗氧化剂0.02-0.8份、水相填充剂0.2-30份、水10-200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叶黄素酯与植物油、油相抗氧化剂混合油浴加热溶解均匀制得油相,将壁材、乳化剂、水相抗氧化剂、水相填充剂加入水中,加热充分溶解制得水相;
(2)油相缓慢加入到高速剪切作用下的水相中,混合均匀,经过高压均质机均质,制得叶黄素酯乳液;
(3)对均质后的叶黄素酯乳液进行二次包埋干燥,得到叶黄素酯微胶囊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油相溶解温度是70℃~135℃,壁材的溶解温度是60℃~85℃;
步骤(2)中,剪切速度是4000~10000转每分钟,均质压力为20~60Mpa;
步骤(3)中,二次包埋干燥法进风温度60-120℃,进料速度为10~90ml每分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相抗氧化剂是天然维生素E。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油为大豆油、玉米胚芽油、紫苏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材为糖类或植物胶;其中,糖类包括变性淀粉、麦芽糊精或环糊精,植物胶为阿拉伯胶、田菁胶或瓜尔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改性大豆磷脂、单棕榈酸酯、硬脂酰乳酸钠中的任意两种或任意三种组成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相填充剂是白砂糖、葡萄糖浆、低聚麦芽糖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48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