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热处理方法、装置、系统、交通工具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5155.X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丁超;段晓航;李齐丽;陈庆林;周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R16/023;B60K1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冯右明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热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交通工具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过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四驱系统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并计算所述四驱系统从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升温到预设的最高温度阈值所需的升温时长;
根据所述升温时长,从预设的多级时长门限中确定目标时长门限;所述时长门限用于表征所述工作温度距离所述最高温度阈值所剩余的时长;
根据预设的不同时长门限与不同提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时长门限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并输出;其中,不同时长门限对应的提示信息均用于表征所述四驱系统的过热程度,且多个提示信息所表征的过热程度之间为递进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四驱系统从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升温到预设的最高温度阈值所需的升温时长,包括:
获取四驱系统的升温时长指标集合,所述升温时长指标集合包括:所述四驱系统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输入扭矩、输入电流、扭矩管理器的输入轴转速与输出轴转速、所述扭矩管理器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所述四驱系统从激活时刻至所述当前时刻的运行时长;
根据所述升温时长指标集合中各个指标的值和所述最高温度阈值,确定所述四驱系统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升温到所述最高温度阈值所需的升温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时长门限包括按照时长门限值的大小依次排列的低级时长门限、中级时长门限和高级时长门限;
所述低级时长门限对应的提示信息所提示的过热程度高于所述中级时长门限对应的提示信息所提示的过热程度;
所述中级时长门限对应的提示信息所提示的过热程度高于所述高级时长门限对应的提示信息所提示的过热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时长门限为所述高级时长门限,则在确定所述目标时长门限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并输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断开所述四驱系统,并继续采集所述四驱系统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
根据继续采集的工作温度和预设的解除温度阈值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解除温度阈值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并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四驱系统,包括:
根据所述四驱系统的副传动轴当前时刻的扭矩值和预设的下降条件断开所述副传动轴,所述下降条件包括下降步进值或下降加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断开所述四驱系统后所采集的所述四驱系统的工作温度低于所述解除温度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上升条件和激活所述四驱系统副传动轴所需的扭矩值,激活所述四驱系统,所述上升条件包括上升步进值或上升加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时长门限对应的提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提示驾驶员采取与所述四驱系统的过热程度对应的处理操作的提示信息。
8.一种过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四驱系统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并计算所述四驱系统从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升温到预设的最高温度阈值所需的升温时长;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升温时长,从预设的多级时长门限中确定目标时长门限;所述时长门限用于表征所述四驱系统当前时刻的工作温度距离所述最高温度阈值所剩余的时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不同时长门限与不同提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时长门限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并输出;其中,不同时长门限对应的提示信息均用于表征所述四驱系统的过热程度,且多个提示信息所表征的过热程度之间为递进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51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螺母攻牙加工使用的乳化液
- 下一篇:一种降血糖陈皮果蔬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