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7703.2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8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疏瑞文;张佳宾;马艳培;谢艳;赵杰成;孙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C01B32/184;C01B32/194;C01G19/0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氧化 还原 石墨 纳米 复合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Fe‑SnO2/RGO)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GO)、五水合四氯化锡、九水合硝酸铁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反应,制得Fe‑SnO2/RGO二元纳米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无任何有毒害副产物产生、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二元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具有吸收强度大、双波段(C和Ku波段)吸收、密度低等特点;通过调节复合材料中掺杂Fe3+的含量与吸波涂层的厚度可以实现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效吸收,在电磁吸收和电磁屏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开发已经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如铁氧体、金属微粉和碳化硅等,通常存在吸收频带窄、密度高的缺点,因而限制了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厚度薄、吸收频带宽、质量轻、电磁波吸收强度大”的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具有量子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小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等特性。当纳米粒子的电子能级发生分裂时,能够对电磁波产生较强的吸收。此外,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比例高,在电磁辐射下,高浓度晶界和晶界原子的特殊结构导致原子、电子的自由运动加剧,使得电磁能转化为热能,增强了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因此,纳米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它一般由天然石墨经过化学氧化—还原法制得。该法制备的RGO片层的表面存在大量的缺陷,并且表面和边缘携带丰富的含氧官能团(-COOH、-OH、-C-O-C-等),不仅有助于提高RGO的电磁阻抗匹配特性;而且,缺陷对电磁波产生极化弛豫,含氧官能团对电磁波产生电偶极子弛豫,使得RGO与石墨、碳纳米管等相比,具有更强的介电损耗和电磁波吸收能力。因此,RGO在电磁波吸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金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低成本,宽带隙和介电损耗等特性。然而,单一的SnO2用作电磁波吸收材料时存在密度大、吸收频带窄等问题,因此限制其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SnO2的电磁波吸收,一方面可以通过磁性金属离子(Fe3+、Co2+、Ni2+等)对其进行掺杂,引入更多的晶格缺陷并提高阻抗匹配特性;另一方面,可以将SnO2与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孔碳)等进行复合,构建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增强其对电磁波的衰减能力同时降低密度。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磁性金属离子Fe3+掺杂SnO2/RGO纳米复合吸波材料,通过调节掺杂Fe3+的含量与吸波涂层的厚度可以实现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效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Fe-SnO2/RGO)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不但具有吸收强度大、吸收波段易调控的特点,而且其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吸波材料,所述的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由RGO片层表面均匀负载纳米尺寸的SnO2粒子组成。
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7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棉和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用屏蔽罩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