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总装柔性生产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9609.0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钊;丁华;左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2 | 分类号: | B62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装 柔性 生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总装柔性生产系统和方法,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总装柔性生产系统,包括车身序列库、总装柔性循环线、检测线以及生产控制系统;车身序列库,用于接收并执行生产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一指令,完成对不同型号车身的入库操作和出库操作;总装柔性循环线,用于接收并执行生产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二指令,采用循环生产模式对从车身序列库中出库的车身进行总装生产;检测线,用于将总装柔性循环线上总装生产完成的车身进行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总装柔性生产线及生产方法,依靠不同的柔性设备、循环生产模式以及生产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率,节省了生产线地投入,实现了整条生产线多车型多工艺的智能化混线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总装柔性生产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商业模式的进化,客户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突出,车型的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各大汽车厂商为满足多平台、多车型的生产制造需求,需投入不同车型的不同设备和不同生产线。
现阶段总装生产线大都采用传统的刚性作业形式,只生产单一车型或同一平台的车型。对于总装生产线而言,一条产线成本是很高的,一旦某车型的产量不足,将造成该生产线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因为流水线的生产线体比较长,各工序转接装置、夹具一对一适用于固定车型,对新产品的适应性差,不适用于差异性车辆的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总装柔性生产系统和方法,可以提高了生产率,节省了生产线地投入,实现了整条生产线多车型多工艺的智能化混线生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总装柔性生产系统,包括车身序列库、总装柔性循环线、检测线以及生产控制系统;
所述车身序列库,用于接收并执行生产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一指令,完成对不同型号车身的入库操作和出库操作;
所述总装柔性循环线,用于接收并执行生产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二指令,采用循环生产模式对从车身序列库中出库的车身进行总装生产;
所述检测线,用于将所述总装柔性循环线总装生产完成的车身进行检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柔性装置;所述柔性装置包括柔性滑板车身移栽支架、柔性吊具以及柔性车身与底盘合装装置;所述柔性装置在生产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生产线中的车身进行传送以及合装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总装柔性循环线包括内饰循环线和底盘循环线,以及控制内饰循环线生产节拍的第一控制器和控制底盘循环线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内饰循环线与所述底盘循环线相互配合,同时进行生产;
所述内饰循环线与所述底盘循环线共同生产时,所需生产节拍的总时长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饰循环线进行两种内饰的加工,分别为前内饰加工和后内饰加工;所述前内饰加工先进行,所述后内饰加工后进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车身的型号控制所述内饰循环线的生产节拍;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车身的型号控制底盘循环线的生产节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总装柔性生产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总装柔性生产线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不同型号的车身送至总装柔性循环线;
将所述车身在总装柔性循环线中进行内饰加工和底盘与车身合装及点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9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