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诺肝素钠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0817.8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7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万偲;胡著阳;魏超娟;李国龙;纪明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浩然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34;A61K31/727;A61P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72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素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诺肝素钠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PLGA(乳酸和羟基乙酸缩合得到的聚酯)(50:50)为载体材料,对依诺肝素钠进行微球化,其主要步骤为:将依诺肝素钠水溶液加入PLGA二氯甲烷溶液中形成初乳;将初乳加入PVA(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形成复乳;在常温下进行真空干燥,即得依诺肝素钠微球。本方法安全无毒,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本发明所制依诺肝素钠微球粒径均一,载药量及包封率高,生物相容性好,为国内首创可口服给药且具有缓释功效的依诺肝素钠纳米微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依诺肝素钠微球的工艺,具体为一种依诺肝素钠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诺肝素钠(Enoxaparin sodium)为低分子肝素,是由精品肝素钠经β-消除降解而得到的混合物。相对于其他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钠具有更低的平均分子量(4500Da),更长的半衰期(4.5h),更高的生物利用度(近100%)。依诺肝素钠通常被用来预防和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等疾病,其临床适应症较多,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方便,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由于依诺肝素钠口服后会被降解为无活性的小片段,吸收困难,目前仅有注射剂用于临床,但治疗和预防血栓需要长期给药,这给患者的应用带来了不便,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副作用。为方便给药,扩大依诺肝素钠的临床引用,研发新的给药剂型和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低分子肝素系列产品新的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舌下给药、直肠黏膜给药、鼻腔给药等,其中口服给药是研究最多的给药途径。然而该途径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主要限制口服给药的障碍有:(1)人体肝脏以及肠内微生物群存在肝素酶,会大量降解肝素;(2)胃内酸性环境引起肝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3)低分子肝素钠具有亲水性、带负电荷和分子量大的特点,限制人体上皮或黏膜的吸收,从而影响其持续发挥抗凝作用。
微球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载体,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固化而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的固体骨架物。微球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给药技术,既能通过调节和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实现长效的目的,又能保护药物不受体内酶的影响而降解,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减少给药次数和药物刺激,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另外,微球制剂对特定的器官和组织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微粒中药物的释放具有缓解性,实现缓释的效果。微球缓释系统适用于半衰期短或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而又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对于需要长时间内持续给药的依诺肝素钠,微球缓释系统是相当理想的给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依诺肝素钠给药方式问题及依诺肝素钠口服制剂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无毒,粒径小,药物释放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的依诺肝素钠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依诺肝素钠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中依诺肝素钠微球的生产工艺为:
(1)在0~10℃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PLGA(乳酸和羟基乙酸缩合得到的聚酯)加入二氯甲烷中,搅拌至充分溶解,PLGA浓度为1~3%;
(2)取3~4倍PLGA质量的依诺肝素钠,制成浓度为10~50%的水溶液;
(3)在0~10℃条件下,将(1)所得溶液逐滴加入(2)所得溶液中,过程中以850~1500rpm转速进行搅拌,过程结束后保持转速不变继续搅拌15~20min,形成初乳;
(4)在95℃条件下,将200~1000倍PLGA质量的药用PVA(聚乙烯醇)加入水中,搅拌至溶液澄清,制成浓度为0.5~3%的PVA水溶液,将该溶液冷却至0~10℃;
(5)在0~10℃条件下,将初乳加入(4)所得溶液中,过程中以1000rpm转速进行搅拌,过程结束后保持转速不变继续搅拌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浩然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浩然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0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