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组合聚醚、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0945.2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庆;于楠;王光辉;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8/42;C08K5/521;C08K5/5333;C08J9/08;C08J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组合 聚异氰脲酸酯 板材 保温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阻燃组合聚醚,以重量份数为基准计,其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
第一聚醚多元醇 10-25份
第二聚醚多元醇 20-40份
聚酯多元醇 30-60份
表面活性剂 2.5-3.5份
第一催化剂 0.1-0.6份
第二催化剂 0.3-1.0份
第三催化剂 0.6-1.5份
阻燃剂 15-30份
化学发泡剂 1.5-2.3份
添加剂 2.0-3.2份
物理发泡剂 10-16份;
其中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用量之和为100份;
其中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南京金陵斯泰潘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酯多元醇PS-2412;
其中所述添加剂为丁酮;
其中所述化学发泡剂为水;
其中所述物理发泡剂包括甲酸甲酯;
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为以山梨醇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丙烯醇,其官能度为5-6,羟值465~515mgKOH/g,粘度17000~23000 mPa·s;
其中,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蔗糖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丙烯醇,其官能度为4.5-5,羟值415~455mgKOH/g,粘度5400~8000mPa·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组合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泡沫稳定剂;
所述第一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金属类催化剂;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三聚类催化剂;
所述阻燃剂为聚氨酯常用的氯系阻燃剂或磷系阻燃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组合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为句容宁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醚多元醇NJ-6249;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句容宁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醚多元醇NJ-8332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生产的聚醚多元醇GSU-450L;
所述第一催化剂为空气化工产品公司生产的Polycat 9;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空气化工产品公司生产的Dabco K15或Polycat 46;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空气化工产品公司生产的Dabco TMR-4;
所述泡沫稳定剂为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B8462和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K-8808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2-氯丙基)酯和乙基磷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水包括去离子水。
4.一种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所述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制成,其中第一组分由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组合聚醚的原料组分混合而成;第二组分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为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M200、PM400;拜耳公司生产的44V20,巴斯夫股份公司生产的M20S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重量比例为1:1.05-1.4。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当根据国家标准《GB/T 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进行测试时,所述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达到B2级。
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混合预定重量比例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恒温发泡后得到所述聚异氰脲酸酯板材用保温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恒温发泡的发泡温度为4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09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