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茶滋味分析的红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3097.0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0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昶;李全宏;王央鸯;陈冬;李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叶绿林;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茶叶 烘干 红茶加工 揉捻 萎凋 酶及微生物 茶叶香气 发酵工序 远红外 解块 摊放 鲜叶 发酵 微波 照射 分析 分类 加工 改进 保证 | ||
1.一种基于红茶滋味分析的红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鲜叶分类:通过电子鼻对茶叶的香型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类;
2)摊放:在室内20~25℃,1~2公分摊放1~2小时;
3)萎凋:将茶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内进行萎凋,萎凋温度为28~32℃,时间2~3小时,所述萎凋槽的底部设置有远红外光源,并每隔30-40分钟对茶叶进行翻边;
4)揉捻:将茶叶输送到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温度控制在28~30℃,所述揉捻机外设置有密闭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远红外光源持续对揉捻机内的茶叶进行照射;
5)解块:将揉捻后的茶叶输送到自动解块机内进行解块;
6)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输送至发酵室内在32~35℃的温度下发酵3~4小时;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并通过远红外照射茶叶表面;
7)一次烘干:将茶叶输送至微波烘干机内,在105~110℃下烘干至茶叶含水率为32~34%;
8)二次烘干:将一次烘干后的茶叶摊凉后再输送至微波烘干机内,在80~85℃下烘干至茶叶含水率≤5.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茶滋味分析的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槽底部的远红外光源波长为6500nm~9000nm,所述揉捻机外远红外光源的波长为8000nm~12000nm,所述发酵室内远红外光源的波长为8000nm~120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茶滋味分析的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槽底部的远红外光源波长、揉捻机外远红外光源波长及发酵室内远红外光源的波长均通过各工序完成后对茶叶的香型及化学成分分析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30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柠檬六堡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奶香白茶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