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驾驶员警告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9646.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4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P·普拉莫德;T·M·瓦伦吉卡尔;D·B·斯凯莱格;N·M·特雷慧拉;J·A·朱拉斯基;J·T·克拉斯;M·K·黑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石海霞;金鹏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 转向 系统 中的 驾驶员 警告 | ||
描述了用于使用转向系统提供驾驶员警告的技术方案。示例性转向系统包括向马达发送命令的马达控制系统。转向系统还包括故障监测系统,其通过监测转向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来设置故障指示标记。转向系统还包括驾驶员警告反馈系统,其基于并响应于设置的故障指示标记产生警告注入信号。此外,马达控制系统通过使用警告注入信号修改对马达的命令并将修改后的命令发送到马达来生成驾驶员反馈。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是2017年10月17日提交的第15/785,917号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并且具体地涉及经由EPS提供驾驶员警告。
背景技术
现代EPS中的安全要求需要高级故障监测(包括预测和诊断),以确保EPS的硬件和软件组件的安全操作。在改进的诊断中,越来越需要在EPS将要发生故障状态时提供警告,或者一旦发生故障就即刻提供警告。通过在现代EPS中包含容错控制,已经开发的向驾驶员提供警报的典型方式包括减少EPS所提供的辅助,使得对于驾驶员来说感觉EPS很沉重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提醒驾驶员要对EPS进行维修。
发明内容
描述了一个或多个使用转向系统提供驾驶员警告的实施例。一种示例性转向系统包括向马达发送命令的马达控制系统。转向系统还包括故障监测系统,其通过监测转向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来设置故障指示标记。转向系统还包括驾驶员警告反馈系统,其基于并响应于故障指示标记被设置而生成警告注入信号。此外,马达控制系统通过使用警告注入信号修改到马达的命令来生成驾驶员反馈并将修改后的命令发送到马达。
一种使用转向系统中的马达控制回路来提供驾驶员警告反馈的示例性方法包括生成要发送到马达以产生转矩的命令。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指示标记,该指示标记指示出转向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中的故障。该方法还包括基于并响应于故障指示标记被设置而生成警告注入信号。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用警告注入信号修改命令来生成驾驶员反馈,并将修改后的命令发送到马达。
此外,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驾驶员警告反馈系统包括故障监测和仲裁模块,其监测故障指示标记并确定响应于故障指示标记被设置所提供的驾驶员反馈的类型,所述故障指示标记指示出转向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运行中的故障。驾驶员警告反馈系统还包括注入信号计算模块,其基于要提供的驾驶员反馈的类型来计算警告注入信号,该计算包括确定警告注入信号的频率、相位和幅度。注入信号计算模块还将警告注入信号发送到转向系统的马达控制系统,从而将警告注入信号叠加在发送到转向系统的马达的命令上,以生成驾驶员反馈。
此外,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警告系统,其包括将第一命令发送到第一致动器中的第一马达的第一马达控制系统。警告系统还包括向第二致动器中的第二马达发送第二命令的第二马达控制系统。此外,警告系统包括故障监测系统,其通过监测第一和第二马达控制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来设置故障指示标记,并响应于故障指示标记被设置而生成警告注入信号。第一致动器通过使用警告注入信号修改第一命令并将修改后的第一命令发送到第一马达来使用第一马达产生第一可听噪声。第二致动器通过使用警告注入信号修改第二命令并将修改后的第二命令发送到第二马达来产生第二可听噪声。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这些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结尾处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并清楚地要求保护本发明的主题。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和其他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清晰,其中:
图1描绘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EPS系统;
图2描绘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具有示例性驾驶员警告模块的EPS系统的框图;
图3描绘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驾驶员警告系统的一部分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未经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