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及其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0830.1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龚皓晖;陈育伟;李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7;H01M10/65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及其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池模组。电动车辆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板和设置在液冷板上的电芯,电芯与液冷板粘接固定,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设有粘接液冷板与电芯的结构胶,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设有与液冷板和电芯接触传导热量的导热材料。在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设置有结构胶,结构胶具有高连接强度,比导热胶的粘接能力强,能够将电芯稳定连接在液冷板上,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材料,本发明中使用结构胶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导热材料又能够实现导热胶所具有的导热功能,提高了电池模组中电芯的连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电池系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辆对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动车辆在高倍率充电和行驶使用过程中,作为电池单体的电芯发热会导致电芯和电池箱的温度持续升高,导致动力系统的充电报警/限流,会使充电的时间变长、输出功率降低,并且电芯发热导致电池和电池模组的温度过高,使动力系统的寿命变短。电池模组的温升问题成为了制约动力系统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改善电池模组内电芯和电池箱内的温度过高问题,可以有效地改善动力系统的充放电性能和动力系统的寿命。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工作,通常采用液冷板对电芯进行散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631621U,授权公告日为2014.06.04的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由多个电芯依次堆叠形成的电池组,在电池组的堆叠方向的两头设置有金属端板,在金属端板与电芯之间设置有端绝缘板。在各电芯的两正面、各端绝缘板在电芯堆叠方向上的正反面、各金属端板与相应端绝缘板贴合的面上涂设有结构胶。在电池组的底面上设置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整个内表面上设置有绝缘膜,绝缘膜与电池组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导热胶,金属底板能够将电池组的热量向外传递。
但是电池模组在随电动车辆运动时,车架会将振动传递给固定在车架上的电池模组,使电池模组受到振动的影响,因此仅使用导热胶来将电池组的底面固定在金属底板上时,对导热胶的粘接强度有很高的要求,导热胶能够起到导热作用是因为在具有粘接能力的胶体中加入了增加胶体导热能力的填充料,例如金属粒子,金属粒子与胶体混合形成导热胶,所以导热胶既具有导热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粘接能力,但是粘接能力相较于不具备导热能力的结构胶较弱。电池组与金属底板之间使用导热胶进行固定,固定强度不够,在电池模组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电池组与金属底板连接失效的情况,鉴于此,发明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电池模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连接强度低的问题;另外,本发明同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电池模组的电动车辆,能够保证电池模组的连接稳定性,保证电动车辆的行车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电动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动车辆,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板和设置在液冷板上的电芯,所述电芯与液冷板粘接固定,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设有粘接液冷板与电芯的结构胶,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设有与液冷板和电芯接触传导热量的导热材料。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设置有结构胶,结构胶具有高连接强度,比导热胶的粘接能力强,能够将电芯稳定连接在液冷板上,为了保证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热交换,液冷板与电芯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材料,本发明中使用结构胶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导热材料又能够实现导热胶所具有的导热功能,提高了电池模组中电芯的连接强度,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工作稳定性,从而实现了电动车辆不受电池模组影响而能够稳定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材料为导热胶,电芯和液冷板均与导热胶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0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