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凤眼果糕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15187.1 申请日: 2018-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9258904A 公开(公告)日: 2019-01-25
发明(设计)人: 孔方南;李文砚;杨志强;卢美瑛;黄丽君;周婧;韦优;赵静;罗培四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G3/48 分类号: A23G3/48
代理公司: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代理人: 谢美萱
地址: 532415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仁 野菊花 蜜枣 青柠檬 山药 陈皮 糯米 桂花 大豆油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甜味剂 大米 甜味剂溶液 大米面粉 二次浸泡 混合液 混合汁 浸泡液 柠檬汁 糯米粉 山药泥 芝麻粉 枣泥 制备 制作 消化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凤眼果糕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凤眼果糕由凤眼果种仁、菠萝蜜种仁、山药、桂花、糯米、大米、野菊花、蜜枣、陈皮、青柠檬、甜味剂、大豆油、芝麻粉制备而成。分别对凤眼果种仁、菠萝蜜种仁、山药、糯米、大米、蜜枣进行处理,得到凤眼果种仁粉、菠萝蜜种仁粉、山药泥、糯米粉、大米面粉、枣泥;将青柠檬榨出的柠檬汁与甜味剂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汁;将桂花、野菊花、陈皮经过二次浸泡的浸泡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最后把各组分混合在一起制成了味道清新、口感香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凤眼果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凤眼果糕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凤眼果,又名苹婆、九层皮、鸡冠果、七姐果、富贵子,为梧桐科苹婆属常绿果树,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凤眼果果实成熟期为7-8月。凤眼果果皮可以入药,具有和胃消食、解毒杀虫的作用;凤眼果种子可食,营养丰富,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14.1%-18.6%,蛋白质15.4%-15.9%,脂肪4.9%-5.3%。种子加热至熟去皮即可食用,去掉种皮后的种仁质软味香,形如剥掉外壳的鹌鹑蛋,精致美观,味微甜,有清淡香味,风味似板栗,而无板栗腻味,是优质粮食来源。凤眼果种仁可加工为果脯、饼干、糕点等副食品,是食品加工业的优质原料;凤眼果也可入菜;凤眼果还有药用价值,《中华本草》将其列入草药品种,凤眼果种子入药,有温胃、健脾、止泻、杀虫、明目及壮阳等功效;果肉入药,与蜜枣、陈皮共煎可治血痢。

果糕作为水果加工的方向之一,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然而现在市面上的果糕存在着难消化、营养价值单一、色香味不足等问题而难以使广大消费者满意,因此,利用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及温胃健脾功效的凤眼果种仁与其他物质相配合,研制一种既有营养,又好消化,色香味俱佳的凤眼果糕将大受市场欢迎。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凤眼果糕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凤眼果糕,由凤眼果种仁、菠萝蜜种仁、山药、桂花、糯米、大米、野菊花、蜜枣、陈皮、青柠檬、甜味剂、大豆油、芝麻粉制备而成。针对各原料的特点对各个原料进行处理,最大化地保留各原料的营养价值,最后把经过处理得到的各组分混合在一起制成了味道清新、口感香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凤眼果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凤眼果糕,其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凤眼果种仁8-15份、菠萝蜜种仁6-12份、山药4-8份、糯米20-30份、大米15-25份、桂花10-20份、野菊花2-5份、蜜枣0.2-0.4份、陈皮0.1-0.2份、青柠檬1-3份、甜味剂1-5份、大豆油2-5份、芝麻粉2-5份。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凤眼果糕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凤眼果种仁10份、菠萝蜜种仁8份、山药6份、糯米25份、大米20份、桂花15份、野菊花3份、蜜枣0.2份、陈皮0.1份、青柠檬1.5份、甜味剂3份、大豆油3份、芝麻粉2份。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大米为粳米。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甜味剂为果糖和焦糖按照质量比为1-3:1配制而成的。

本发明的凤眼果糕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无病虫害、成熟饱满的凤眼果种仁,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沸水中蒸煮30-45min,捞出后把水晾干,剥去黑色外种皮,再剥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种皮,将淡黄色种仁捣碎,得到凤眼果种仁粉,备用;

(2)选择无病虫害、成熟饱满的菠萝蜜种仁,先用盐水浸泡30-40min,然后用清水漂洗3-5遍,放入沸水中蒸煮30-50min,捞出后把水沥干,放入烘箱中在80-85℃下烘烤20-25min,取出,剥去种仁皮,研磨成粉,得到菠萝蜜种仁粉,备用;

(3)将山药去皮蒸熟,碾成山药泥,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5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