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7021.3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彬;王凯;任智;任建新;柳杰;王刚;雷国强;任树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河北驰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S19/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浩;冷锦超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电力 中央控制器 采集装置 管网数据 壳体 无线通信模块 电流互感器 气体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监控中心计算机 电源输入端 信号输入端 地下管网 电源模块 监控终端 内部设置 无线连接 无线网络 管网 线缆 变电站 键盘 应用 | ||
1.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安装在变电站内,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2),所述中央控制器(2)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3)、键盘(4)、无线通信模块(5)、GPS定位模块(6)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2)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电流互感器(7)、温度传感器(8)、气体传感器(9),所述电流互感器(7)、温度传感器(8)、气体传感器(9)均安装在地下管网内的线缆上;
所述中央控制器(2)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0)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终端(11)、监控中心计算机(12)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7)使用的芯片为电流传感芯片U1,所述电流互感器(7)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1脚、2脚、3脚、4脚接入待测线缆;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5脚并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后接地;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6脚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中央控制器(2)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8脚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后与VCC输入电源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4脚、5脚、6脚与电源模块(10)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7脚串接电阻R4后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并接GPS天线ANT1后与无线通信芯片U1的35脚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8脚、9脚、10脚、14脚、15脚与中央控制器(2)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16脚接复位电路;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17脚串接电容C18后接地;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5脚与扩展USB接口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9脚、30脚、31脚、32脚与SIM卡接口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49脚串接发光二极管D5、电阻R15后接地;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50脚串接发光二极管D4、电阻R14后接地;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66脚与GSM天线ANT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型号为ACS712;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2的型号为SIM8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河北驰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河北驰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70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PDU控制的温湿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