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7021.3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彬;王凯;任智;任建新;柳杰;王刚;雷国强;任树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河北驰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S19/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浩;冷锦超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电力 中央控制器 采集装置 管网数据 壳体 无线通信模块 电流互感器 气体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监控中心计算机 电源输入端 信号输入端 地下管网 电源模块 监控终端 内部设置 无线连接 无线网络 管网 线缆 变电站 键盘 应用 | ||
本发明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属于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变电站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键盘、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均安装在地下管网内的线缆上;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终端、监控中心计算机无线连接;本发明应用于地下电力管网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属于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建设智慧型城市,近些年城市电力管网发展速度很快,在城市地面建设有越来越多的变电站,信号中继点,在城市地下埋入大量的电力线缆及通信线缆;随着这些城建设施的建设,需要配套一系列的管理保障措施,对地下电力管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实现监控首先需要对地下管网的位置及工作数据进行采集,才能构建电力管网的地图大数据。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主要依赖工作人员的经验知识和对电力地下管网的熟悉程度,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对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水平,此外电力地下管网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由于工作人员无法及时了解管道情况,导致管理规划工作与现实电力地下管网结构的脱节,造成管道资源的浪费,导致管理效率的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电力管网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变电站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键盘、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均安装在地下管网内的线缆上;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终端、监控中心计算机无线连接。
所述电流互感器使用的芯片为电流传感芯片U1,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1脚、2脚、3脚、4脚接入待测线缆;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5脚并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后接地;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6脚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中央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电流传感芯片U1的8脚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后与VCC输入电源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4脚、5脚、6脚与电源模块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7脚串接电阻R4后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并接GPS天线ANT1后与无线通信芯片U1的35脚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8脚、9脚、10脚、14脚、15脚与中央控制器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16脚接复位电路;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17脚串接电容C18后接地;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5脚与扩展USB接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河北驰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河北驰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7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PDU控制的温湿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