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汐式自动驾驶BRT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2702.9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安实;宋浪;王健;胡晓伟;蔡海明;王雅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汐 自动 驾驶 brt 控制 方法 | ||
一种潮汐式自动驾驶BRT的控制方法,它属于公共交通规划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人工驾驶BRT车辆在潮汐式可变车道运行,难以保证长距离可变车道安全以及道路利用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对潮汐式自动驾驶BRT系统的运营方式、站台设置、车道衔接、行车方向切换、车道清空、系统架构和运行过程进行说明,能够在保证长距离可变车道行车安全的同时,有效解决潮汐车流引起的交通拥堵现象、提高道路利用效率;而且本发明的潮汐式自动驾驶BRT设置方法具有设置灵活和建设成本低廉的特点,相比较于地铁,其建设成本为地铁的1/10左右,但其运量能够达到地铁的1/2,潮汐式自动驾驶BRT单向最大运量甚至可能超过地铁。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公共交通规划领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交通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BRT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城市中心区房价的急剧上升,城市不断的向外围郊区扩张,以及城市历史规划布局遗留的问题,形成了城市中心区工作、外围郊区居住的生活模式,导致了10-20km以上的潮汐车流交通现象出现。
传统的交通改善方法是根据交通量方向分布不均匀特点设置潮汐车道,但像北上广这些超大城市,空间范围大,设置潮汐车道会过长,这对路段的交通管理以及交叉口控制是不利的。Raj Kishore对设置可变车道的城市进行了统计分析,只有8%的可变车道长度在5km以上,潮汐式可变车道占的比例更少。城市中心区工作、郊区居住的生活模式更多的是中低产家庭,城市生活成本高,这类家庭首选出行方式为公共交通,在没有地铁的条件下,BRT(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成为20km左右出行距离的主要出行工具。
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对人们的驾驶理念产生巨大冲击,混合驾驶即将到来。潮汐式BRT车辆若率先采用自动驾驶车辆,在道路分车种、分幅的安全保障下,保证驾驶员安全平顺接受与无人驾驶车辆混行,作为混合驾驶环境的过渡。
但是潮汐式可变车道运行环境复杂,人工驾驶BRT车辆在潮汐式可变车道运行时,即使采用ITS调控,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延误还是不可控,导致道路利用效率低,且难以保证长距离可变车道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人工驾驶BRT车辆在潮汐式可变车道运行,难以保证长距离可变车道安全以及道路利用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潮汐式自动驾驶BRT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道路横断面车道设置方式为:在道路最中间两条车道上,距离城市中心xkm的范围内设置普通式BRT专用车道,设郊区与城市中心区之间的距离为S,则距离郊区S-x的范围内设置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行车方向从郊区往城市中心区的车道为进城侧常规机动车道,行车方向从城市中心区往郊区的常规车道为出城侧常规机动车道;其中:靠近进城侧常规机动车道的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称为进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靠近出城侧常规机动车道的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称为出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
早高峰时段,进城的自动驾驶BRT车辆占用进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和出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出城的自动驾驶BRT车辆走出城侧常规机动车道;
平峰时段,进城与出城的自动驾驶BRT车辆分别占用进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与出城侧的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
晚高峰时段,出城的自动驾驶BRT车辆占用进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和出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进城的自动驾驶BRT走进城侧常规机动车道;
在进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与进城侧常规机动车道分界处设置进城侧站台,在出城侧自动驾驶BRT专用车道与出城侧常规机动车道分界处设置出城侧站台;并分别设置早高峰时段、平峰时段和晚高峰时段的自动驾驶BRT车辆的停靠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