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合成酶在细胞中促进高分子透明质酸合成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2988.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6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龙星;徐纯;郭慧琳;李慧敏;李健;蔡恒星;孟庆功;房维;柯金;李颖杰;江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45 | 分类号: | A61K38/45;A61K9/51;A61K47/32;A61K47/04;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徐晓琴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合成 细胞 促进 高分子 透明 应用 | ||
1.一种纳米合成酶在制备用于促进细胞内高分子透明质酸合成分泌的产品的应用,所述纳米合成酶为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所述产品的应用为将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注射入关节腔内,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进入滑膜细胞,从而促进滑膜细胞分泌高分子量透明质酸;所述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颗粒进行表面聚乙烯亚胺改性修饰处理,随后将其配制成纳米颗粒溶液;2)将纳米颗粒溶液与透明质酸合成酶溶液混合,轻柔震荡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即得到负载透明质酸合成酶的纳米颗粒负载体系;所述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5000-5万Da。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00nm,孔径为10~60 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为介孔硅无机纳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处理的步骤为:将纳米颗粒分散到水中,调节pH=10,然后将3-(三羟基硅基)丙甲基磷酸酯加入到溶液中,在40℃下搅拌4小时,通过离心法分离得到固体颗粒,然后将固体颗粒重悬于聚乙烯亚胺溶液中,常温搅拌4小时,采用离心法分离得到表面改性修饰处理的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震荡培养的温度为37℃,震荡培养的时间为2~12h;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20000rpm,时间为1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透明质酸合成酶溶液为透明质酸合成酶PBS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纳米颗粒溶液为纳米颗粒DMEM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纳米颗粒溶液与透明质酸合成酶溶液的体积比为1:1,所述纳米颗粒溶液的浓度为100ug/ml,所述透明质酸合成酶溶液的浓度为100ug/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中透明质酸合成酶的负载率为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9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