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合成酶在细胞中促进高分子透明质酸合成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2988.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6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龙星;徐纯;郭慧琳;李慧敏;李健;蔡恒星;孟庆功;房维;柯金;李颖杰;江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45 | 分类号: | A61K38/45;A61K9/51;A61K47/32;A61K47/04;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徐晓琴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合成 细胞 促进 高分子 透明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滑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合成酶在细胞中促进高分子透明质酸合成的应用。所述纳米合成酶为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所述应用为将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注射入关节腔内,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进入滑膜细胞,从而促进滑膜细胞分泌高分子量透明质酸。本发明通过将装载透明质酸合成酶的纳米颗粒转入滑膜细胞中,使滑膜细胞分泌更多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本发明所产生的内源性、自身合成的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非常具有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关节腔内注射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对于高效化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滑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合成酶在细胞中促进高分子透明质酸合成的应用。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Meyer和Palmer于1934年最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高粘性物质。
人体中关节滑液是由关节滑膜细胞分泌,滑液覆盖在关节表面。HA是构成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对关节生理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发生骨性关节炎(OA)、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疾病时,HA在关节内的产生和代谢发生异常,滑液中HA的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Mr)明显降低,软骨发生降解和破坏,导致关节生理障碍。目前临床上应用透明质酸进行关节病的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旨在通过补充外源性HA,恢复滑液的润滑功能,促进软骨的修复,改善关节功能。
迄今为止,大量的临床研究使用结果表明,HA对OA、RA等关节疾病治疗效果明确、安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外源性的HA在体内降解速度比较快,通常在注射进入关节腔后12到24小时内就会被透明质酸酶所降解。HA的降解物会启动信号级联反应,引导血管生成,促进炎症反应。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退行性疾病,研究已证实与炎症密切相关,透明质酸合成酶合成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分子量降低是其重要的改变之一。临床上关节腔内注射高分子HA被广泛应用于治疗OA,能够起到缓解疼痛以及润滑关节的作用。由于外源性HA降解速度快,且短期多次注射HA增加患者身心痛苦。随着材料学和纳米科技的发展,特制的纳米颗粒由于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较好的药物缓释控制,孔径尺寸可调以及表面易于有机基团改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载体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药学等方面的研究中,但在关节疾患领域尚无报道。
目前,HA原料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另一种是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法主要利用鸡冠、人脐带、牛眼的玻璃体等为原料进行生产,而且组织必须是新鲜采集,但动物组织来源困难,且价格昂贵,成本高,这给HA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发酵法生产HA,是利用链球菌将廉价的葡萄糖转化为HA,该方法不依赖于动物器官,产量不受限制,但HA的产量不高,生物相容性不如前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外源性透明质酸的来源、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能及产量等方面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合成酶在细胞中促进高分子透明质酸合成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合成酶在细胞中促进高分子透明质酸合成的应用,所述纳米合成酶为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所述应用为将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注射入关节腔内,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进入滑膜细胞,促进滑膜细胞分泌高分子量透明质酸。
上述方案中,所述纳米颗粒-透明质酸合成酶负载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颗粒进行表面聚乙烯亚胺改性修饰处理,随后将其配制成纳米颗粒溶液;2)将纳米颗粒溶液与透明质酸合成酶溶液混合,轻柔震荡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即得到负载透明质酸合成酶的纳米颗粒负载体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00nm,孔径为10~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