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催化剂前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α-烯烃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3162.6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晋超;吴玉;张荣俊;侯朝鹏;夏国富;孙霞;阎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C10G2/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郑特强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烯烃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前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负载型催化剂前体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该载体上的活性金属氧化物和助剂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载体为锰氧化物分子筛,所述活性金属氧化物中的活性金属为第VIII族金属,所述助剂金属氧化物中的助剂金属为第IIB族金属、碱土金属和第IB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该负载型催化剂前体来生产α‑烯烃的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在α‑烯烃的生产过程中可提高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两种温室气体的利用率,使之转变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物,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系统能耗,显著提高了整体工艺的资源、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烯烃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前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α-烯烃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直链α-烯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和中间体,广泛用于生产共聚单体、润滑油基础油、表面活性剂、聚烯烃树脂、增塑剂、染料、药物制剂等。南非Sasol公司已建成一套从费托(F-T)合成产品(富含α-烯烃)中分离1-戊烯、1-己烯的生产装置并成功投产,该工艺最大优点是以煤为原料,把1-戊烯、1-己烯作为副产物回收,工业化生产成本低,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产α-烯烃的方法是烯烃齐聚法,但该方法生产成本过高,而且不能生产同样具有市场价值的碳数为奇数的线性α-烯烃。南非Sasol公司采用高温F-T费托合成技术从粗产物中抽提线性1-己烯的成本还不到Philips公司采用乙烯三聚法生产线性1-己烯成本的三分之一,同时基于F-T合成产物Anderson-Schulz-Flory分布规律(链增长以指数递减的摩尔分布),高温F-T合成也可得到奇数碳数的1-戊烯和1-庚烯等高附加值产品。因此,从费托合成产物中分离得到α-烯烃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我国能源呈富煤、多天然气、缺油的资源分布局面,通过F-T合成将煤或天然气间接转化为洁净、高效液体燃料是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方面,可以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的主要技术途径。近年来我国煤化工领域中,煤经甲醇制α-烯烃迅速崛起,而煤经合成气直接制α-烯烃(FTO工艺)是另一种煤制α-烯烃工艺。该制造工艺首先将煤或天然气转化为合成气(CO和H2),再经过F-T合成直接制得α-烯烃的过程。
采用FTO工艺制备α-烯烃的工艺流程见图1,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煤浆制备单元I’、煤气化单元II’、水煤气变换单元III’、合成气净化单元IV’、费托合成单元V’和α-烯烃分离单元VI’,具体流程为将粉煤A’与水B’在水煤浆制备单元I’中制成水煤浆C’,将水煤浆C’输送进入煤气化单元II’,与氧气D’反应生成煤气化粗合成气E’,煤气化粗合成气E’经水煤气变换单元III’调整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摩尔比使其成为符合费托合成反应的要求的变换后粗合成气F’,变换后粗合成气F’经合成气净化单元IV’脱除酸性气体和硫化物M’,得到净化合成气J’,将得到的净化合成气J’输送入费托合成单元V’进行费托合成反应,产生含烯烃的费托反应产物N’,费托反应产物N’经α-烯烃分离单元VI’分离出α-烯烃K’,费托合成单元V’产生的二氧化碳H’和甲烷G’则外排,一部分未反应的合成气Y’循环回费托合成单元V’,另一部分未反应的合成气作为驰放气Z’排出系统。
上述采用FTO工艺的主要问题在于:1、能耗高、碳原子利用率低;2、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传统石油路线的5-6倍;3、由于费托合成产品分布受Anderson-Schulz-Flory规律的限制,且受制于反应强放热性导致的大量甲烷、二氧化碳生成,FTO工艺整体能效偏低,严重影响FTO工艺的工业化进程。FTO工艺大量的冷却用水和外排污水使水耗居高不下。
因此,需要优化FTO工艺、选择一种能效高、减排温室气体的系统。
需注意的是,前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前体和α-烯烃的生产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系统能耗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31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路以及运用此开关电路的多工器
- 下一篇:管路连接结构、排气管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