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5871.8 | 申请日: | 201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7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晟;桂峰;吴杭纬经;赵泓睿;王洪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L29/12;G01D21/02;G01C13/0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检测装置 水下机器人 服务器 水下环境检测 传递信息 网络设备 无线网络 浅海 通信设备 蜂群通信方式 网络设备通信 采集 蜂窝网络 设备部署 水下环境 信息处理 整体网络 分布图 检测点 传感器 检测 通信 直观 覆盖 | ||
1.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 包括服务器(1)、网络设备(2)、若干固定检测装置(3)和若干无缆水下机器人(4),所述无缆水下机器人设有检测传感器和通信设备,所述无缆水下机器人通过通信设备与固定检测装置通信,固定检测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网络设备通信,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相连,所述固定检测装置之间通过无线网络相互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检测装置(3)包括悬浮块(6)、固定块和连接悬浮快及固定块的连接线,所述悬浮块表面设有传感器,所述悬浮块内设有空腔(7),空腔中设有通信模块、处理模块和为整个固定检测装置供电的锂电池,悬浮块侧壁上设有通孔(5)与空腔向连通,所述传感器通过通孔与处理模块相连,处理模块与通信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悬浮块处于水下不同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固定检测装置在水平面上的直线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缆水下机器人与固定检测装置一一对应,所述的无缆水下机器人活动在以于其相对应的固定检测装置为圆心的区域内。
6.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浅海水下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部署固定检测装置及无缆水下机器人;
S2:向服务器中导入固定检测装置的平面分布图及各个固定检测装置中通信模块的MAC地址;
S3:固定检测装置及无缆水下机器人采集水下环境信息;
S4:无缆水下机器人将采集到的水下环境信息发送给与其对应的固定检测装置;
S5:固定检测装置采用蜂群通信方式传递采集到的水下环境信息;
S6:网络设备接收固定检测装置发送的水下环境信息并水下环境信息传输给服务器;
S7:服务器接收水下环境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S2中的平面分布图中设有代表固定检测装置的标记点,每个标记点携带有与标记点相对应的固定检测装置的MAC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S7中信息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01:解析水下环境信息报文,获取报文源MAC地址及报文携带的水下环境参数;
S02:在各个标记点携带的MAC地址中查找获取到的源MAC地址;
S03:在携带有与源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的标记点附近显示获取到的水下环境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浅海水下环境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S02中显示的水下环境参数包括固定检测装置和无缆水下机器人采集的水下环境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58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端的控制方法、控制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船用无线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