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酯化3;4;5-三羟基苯甲酸基蔗渣木聚糖苯甲酸酯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5995.6 | 申请日: | 201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平;柴建啟;耿恺;张淑芬;杨莹莹;武晋雄;张俊;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羟基苯甲酸 蔗渣木聚糖 双酯化 合成 苯甲酸酯 生物活性 酯化反应 木聚糖 酯化剂 苯甲酸酯衍生物 二甲基甲酰胺 二氯甲烷溶剂 木聚糖衍生物 酰氯化反应 酯化衍生物 苯甲酸 功能材料 活性基团 三乙胺 乙酰苯 乙酰化 溶剂 甲酰 催化剂 引入 应用 | ||
1.一种双酯化3,4,5-三羟基苯甲酸基蔗渣木聚糖苯甲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将5~10g蔗渣木聚糖于60℃真空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至恒重,得干基蔗渣木聚糖;
(2)将6~10g3,4,5-三羟基苯甲酸加入250mL的四口烧瓶中,并向其中加入15~22mL 分析纯醋酸酐和11~16mL分析纯吡啶,控制冰浴温度为5~15℃,搅拌下反应5~6小时;加入30~40mL 质量分数为20%~30%的盐酸溶液,搅拌均匀得3,4,5-三乙酰苯甲酸粗产物;
(3)抽滤步骤(2)所得3,4,5-三乙酰苯甲酸粗产物,并用10~15 mL蒸馏水充分洗涤沉淀3次后抽滤,滤饼送至50℃真空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至恒重,得3,4,5-三乙酰苯甲酸;
(4)取5~10g步骤(3)所得3,4,5-三乙酰苯甲酸加入到250mL四口烧瓶中,并向其中加入30~45mL分析纯环己烷和1~2mL分析纯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均匀后,体系升温至60~80℃,搅拌下滴加15~45mL分析纯二氯亚砜,控制在20~30分钟内滴加完毕,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
(5)将步骤(4)所得反应液倒入旋转蒸发仪中,在60~8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20~60分钟,得红棕色的固体;将其置于50℃真空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至恒重,得3,4,5-三乙酰苯甲酰氯;
(6)称取2~5 g步骤(1)所得干基蔗渣木聚糖于250 mL四口烧瓶中,然后加入10~20 mL分析纯N,N-二甲基甲酰胺、1~4.5 g脱水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0.2~0.6 g催化剂过硫酸铵,搅拌25分钟;
(7)称取1.5~6.0g步骤(5)所得3,4,5-三乙酰苯甲酰氯于100 mL烧杯中,加入20~35 mLN,N-二甲基甲酰胺,水浴中加热至35~40℃,搅拌溶解得三乙酰没食子酰氯溶液;置于100mL恒压滴液漏斗中,备用;
(8)将步骤(7)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6)所得体系中;在60℃条件下回流,连续反应4小时;
(9)抽滤步骤(8)所得物料,并分别依次用15~25 mL分析纯丙酮、20~25 mL的分析纯无水乙醇各洗涤、抽滤3次,得滤饼;滤饼放入表面皿中,置于50℃真空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至恒重,即得三乙酰蔗渣木聚糖没食子酸酯;
(10)称取3~8 g步骤(9)所得三乙酰蔗渣木聚糖没食子酸酯于30~50 mL碳酸氢钠的无水乙醇饱和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20~30分钟,直至悬浮液pH不再发生变化;
(11)将步骤(10)所得悬浮液抽滤,滤饼用10~15mL蒸馏水洗涤3次,置于50℃真空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至恒重,即得3,4,5-三羟基苯甲酸基蔗渣木聚酯;
(12)将0.5~1g苯甲酸、20~30mL质量分数为3%~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加入到250mL的四口烧瓶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0.5~1小时,得苯甲酸钠盐溶液;
(13)称取1~5g步骤(11)所得3,4,5-三羟基苯甲酸基蔗渣木聚糖酯加入到步骤(12)所得苯甲酸钠盐溶液中,室温下搅拌2~4小时;加入10~15mL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调节反应液pH至6~7,再加入0.5~1.0mL分析纯三乙胺,升温至30~45℃,搅拌下反应3~7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15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调pH至4~5,降温至20~30℃,继续反应1小时;
(14)将20~30mL无水乙醇加入步骤(13)所得反应液中,搅拌析出沉淀后抽滤,滤饼用15~20mL去离子水和5~10mL无水乙醇洗涤、抽滤2~3次;将所得滤饼放入表面皿中,置于50℃真空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即得双酯化3,4,5-三羟基苯甲酸基蔗渣木聚糖苯甲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59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