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7395.3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1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犹佐龙;陈涛;张强;夏芹;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5B17/02;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4083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运动状态 智能网 车辆动力学模型 仿真画面 车辆控制信息 仿真测试系统 目标识别信息 驾驶操作 模拟目标 汽车 仿真测试 环境模型 检验检测 模拟实车 汽车技术 信息计算 运动变化 运动表现 输出 运算 验证 场景 开发 | ||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领域,包括:对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运算,输出车辆运动状态;根据车辆运动状态对环境模型进行运动变化,输出仿真画面和模拟目标信息;获取仿真画面和车辆运动状态,根据车辆运动状态模拟实车的运动表现情况,并执行驾驶操作,根据驾驶操作控制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运动;根据仿真画面和所述模拟目标信息计算目标识别信息;根据是目标识别信息计算车辆控制信息,并根据车辆控制信息控制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运动。本发明可以提高验证场景的丰富性、降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和检验检测的周期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领域,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能够实现车辆自身的最优行驶及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涉及更加复杂的功能和应用,也使开发测试面临诸多挑战。工况场景是无限的,严苛、复杂工况可遇不可求、亦不可重现,无法重复验证,那么,路测要历时多久才能验证自动驾驶功能在任何情况下的有效和可靠性,同时除了公共道路的测试,专门的测试验证场地国内外各地也在兴建,但在开发时间、成本、灵活性方面满足不了智能网联汽车复杂功能的开发验证需求。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评价在于挖掘隐藏的功能缺陷,所以传统汽车测试方法已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需求。虚拟仿真技术成为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测试验证的重要工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可以提高验证场景的丰富性、降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和检验检测的周期和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系统,其中,包括:
车辆模拟系统,用于对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运算,输出车辆运动状态;
环境模拟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运动状态对环境模型进行运动变化,输出仿真画面和模拟目标信息;
驾驶模拟系统,用于获取所述仿真画面和所述车辆运动状态,根据所述车辆运动状态模拟实车的运动表现情况,并执行驾驶操作,根据驾驶操作控制所述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运动;
传感器模拟系统,用于根据所述仿真画面和所述模拟目标信息计算目标识别信息;
控制器系统,用于根据是目标识别信息计算车辆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车辆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运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车辆模拟系统包括车辆动力学建模单元和实时处理系统;
所述车辆动力学建模单元,用于建立所述车辆动力学模型;
所述实时处理系统,用于对所述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运算,输出所述车辆运动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环境模拟系统包括环境建模单元和工业电脑;
所述环境建模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环境模型;
所述工业电脑,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运动状态信息对所述环境模型进行运动变化,输出所述仿真画面和所述模拟目标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驾驶模拟系统包括模拟运动机构单元、模拟驾驶舱单元、模拟视景单元和模拟音效单元:
所述模拟运动机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运动状态模拟实车的运动表现情况;
所述模拟驾驶舱单元,用于根据驾驶操作控制所述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7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