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及其减振机构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3221.8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7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宫前真贵;井上真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秋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及其 机构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及其减振机构调整方法,准确地区分是人为的振动还是由导轨的变形造成的振动,且仅针对由导轨的变形造成的振动自动地调整控制参数。在作为加速度比较部的比较的结果,在轿厢是无负载时在确定的位置未检测到加速度,并且,仅在轿厢不是无负载时在确定的位置检测到加速度的情况下,控制参数计算部判断为在确定的位置检测的加速度是人为的振动引起的,并限制与控制参数的调整量有关的计算执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及其减振机构调整方法,特别优选适用于具备抑制轿厢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动的减振机构部的电梯。
背景技术
一般地,电梯中的轿厢的水平方向振动是由导轨的安装状态、与平衡重的错开等产生的。在以往的电梯中,为了抑制该水平方向的振动,在引导装置等中设有减振机构部。以往,作为其调整方法,在电梯的安装时,首先,在不使减振机构部工作的前提下使轿厢升降,根据此时获取的加速度推断由导轨等造成的干扰,基于推断的干扰,自动地计算控制减振机构部的控制致动器的控制参数(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6-41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电梯是一种从安装起连续运转20年以上的装置。因此,导轨从安装初始的状态起受到建筑物本身的下沉等影响变形逐渐增大。由此,水平方向振动增大,在安装初始的控制参数中,减振性能降低。当前,为了更正由于该老化造成的导轨的变形引起的水平方向振动增大,实施由维护人员等进行的控制参数的再调整,但鉴于近年来高层大厦处于增加趋势这一状况,由于担心控制参数的调整时间造成的维护时间的增大,因此要求电梯通常运转时的控制参数的自动调整化。
在进行电梯通常运转时的自动调整的课题在于,需要基于乘客乘坐时的加速度数据自动计算,此时,准确地区分是人为的振动还是由导轨的变形造成的振动,且仅针对由导轨的变形造成的振动调整控制参数。
此外,控制参数绝大多数是基于无负载时的加速度数据计算的,在振动变小的有负载时,若也使用相同的控制参数,相反地有可能放大振动。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提出了一种能够减少维护作业的负担,并且更为准确且自动地抑制由于老化造成的导轨的变形引起的轿厢的水平方向振动的电梯及其减振机构调整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在本发明中,一种电梯,具备:减振机构部,通过根据设定的控制参数使控制致动器工作,抑制轿厢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检测部,检测所述轿厢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负载检测部,检测所述轿厢内的装载量;位置检测部,检测所述轿厢升降的升降通道内的垂直方向上的所述轿厢的位置;加速度存储部,按照所述轿厢内的每个装载量以及位置积累有由所述加速度检测部依次检测的所述轿厢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加速度比较部,基于在所述加速度存储部中按照所述轿厢内的每个装载量以及位置积累的所述轿厢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将所述轿厢内的装载量是无负载时检测到的所述轿厢的加速度和所述轿厢内的装载量不是无负载时检测到的所述轿厢的加速度进行比较;以及控制参数计算部,在作为所述加速度比较部的比较的结果,当所述轿厢内的装载量是无负载时以及不是无负载时所述轿厢在所述升降通道内的确定的位置均被检测到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并且所述水平方向的加速度超过给定值的情况下,执行计算所述控制参数的调整量的调整量计算处理,使得今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部在所述确定的位置检测的加速度在所述给定值内,在作为所述加速度比较部的比较的结果,当所述轿厢是无负载时在所述确定的位置未检测到加速度,并且仅当所述轿厢不是无负载时在所述确定的位置检测到加速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参数计算部判断为在所述确定的位置检测到的加速度是人为的振动引起的,并限制与所述控制参数的调整量有关的计算的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3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