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端羧基PBT树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5095.X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关震宇;王睿;章瑛虹;熊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63/183 | 分类号: | C08G63/183;C08G63/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端 羧基 pbt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端羧基PBT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PBT聚合过程中端羧基不易控制,导致切片粘度降低,颜色发黄,从而影响PBT树脂的品质的问题,通过采用一种低端羧基PBT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按照如下组成所述原料反应后得到的催化剂进行制备:(1)具有以下通式的钛化合物Ti(OR)4;(2)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二醇B;(3)选自元素周期表IIA中的一种金属化合物C;(4)选自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族有机酸D,以精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加入该催化剂,最终得到低端羧基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工业化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端羧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是由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甲酯与丁二醇(BDO)缩聚而成的是热塑性聚酯,具有易加工、良好耐高温、耐湿、耐油等性能,已广泛用于汽车、机械、仪表、电子电气、家用电器、轻纺及民用等领域。
PBT的合成工艺主要有酯交换法和直接酯化法,而随着高纯度的PTA出现和直接酯化高效催化剂的开发,直接酯化法已成为当前PBT生产的主要方式。目前PBT合成常用的催化剂为有机钛酸酯类化合物,如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等,使用传统催化剂制备的PBT也存在耐水解性差,色相随生产时间延长而变差的问题。这主要跟聚酯中端羧基(-COOH)的含量有关,其主要来源于未酯化的残存羧基和热降解、热氧化的降解等反应。酯化反应的程度和均匀性决定了产物中端羧基含量的高低。端羧基含量是衡量PBT树脂品质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反映聚酯切片的热稳定性,影响PBT产品的纺丝质量和增粘效率。若端羧基值偏高,长链分子端基的反应活性将会增加,同时产生较多小分子物质,引起酯基的酸解副反应,使切片粘度降低,颜色发黄,从而影响PBT树脂的品质。
专利CN201610755418.2公开了通过酯化阶段采用更低负压及更长酯化停留时间,降低了后续反应熔体中端羧基含量;通过在终缩聚时控制反应时间以及熔体粘度,在液相增粘阶段加入端羧基扩链剂,实现了进一步降低熔体中端羧基含量,但由于其中掺杂了扩链剂等其他物质,在实际生产中会影响树脂的纺丝性和成塑性,同时采用强化工艺的方式,也会增加能耗,提高成本。
论文J.of App Poly.Sci Vol 45,371-73(1992)中公开了在聚合工艺中添加碱式盐的方式,然而其使用的催化剂是钛酸四丁酯,仍存在水解问题。
专利CN201210280340.5公开了一种抗水解PBT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BT树脂、聚碳化二亚胺、抗氧剂共混即可。本发明制备的抗水解PBT树脂的抗水解性能优良,由于合成的聚碳化二亚胺中含有-NCO基团,其可与PBT树脂的端羧基发生反应,从而使得该耐水解稳定剂不易从树脂基体中迁移出来。但由于其中掺杂了抗氧剂等其他物质,在实际生产中会影响树脂的纺丝性和成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PBT聚合过程中端羧基不易控制,导致切片粘度降低,颜色发黄,从而影响PBT树脂的品质的问题。较高的端羧基含量极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产品分子量下降,力学性能损失严重。尤其是一些耐温需求的家电部件,若采用较高端羧基含量的PBT树脂,产品易于老化降解,表现出发脆、变黄的特征。因此,控制PBT树脂的端羧基含量,使其稳定并且维持较低的水平非常重要。以往在PBT聚合过程中通常采用强化工艺的做法,不仅提高了企业成本,更不利于环保,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可较好地控制端羧基含量,提高PBT耐水解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端羧基PBT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采用钛系聚酯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预聚物;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产物;所用的催化剂为包括以下原料物质的反应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5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