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淀粉利用率的固态酿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6687.3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陆震鸣;邓永建;黄婷;许正宏;史劲松;张晓娟;柴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J1/04 | 分类号: | C12J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查杰;殷海霞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淀粉 利用率 固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淀粉利用率的固态酿醋方法,属于食品调味品技术领域。本发明对食醋的醋酸发酵阶段和封醅阶段进行控制,在醋酸发酵后期加入淀粉酶,在封醅陈酿阶段接种乳酸菌和产香酵母。所述的醋酸发酵后期的判定标准为醋醅品温低于40℃,所述淀粉酶为酸性淀粉酶。通过在醋酸发酵后期添加酸性淀粉酶,使原料中剩余的淀粉进一步被分解为小分子糖类,然后封醅阶段接种的乳酸菌利用这些小分子糖类,产生大量乳酸,因此能够提高淀粉利用率,同时提高出醋率,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使得固态食醋的生产更加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淀粉利用率的固态酿醋方法,属于食品调味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醋是一种使用含有淀粉、糖的原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或用食品级冰醋酸调配而成的酸性调味品或饮品。其中包括多种有机酸、矿物质、氨基酸、肽、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因此赋予了食醋促消化、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减肥、抗氧化等功能。
根据酿造原料的不同,酿造食醋可分为谷物醋、果醋和酒精醋等类别。中国传统食醋多以糯米,高粱、玉米和小麦等淀粉质原料经固态发酵而成,如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和四川麸醋等。这些食醋在酿醋过程用到的麸皮和稻壳都是未经蒸煮,直接用于醋酸发酵,其中含有大量未经糊化的生淀粉,但醋酸发酵阶段醋醅温度长时间维持在45℃左右,因此这些生淀粉有一部分会被糊化,但不能被水解为小分子糖类而被微生物利用;因此,醋糟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淀粉,这不仅会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增加环境负担。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虽有一些研究者优化了酒精发酵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料的淀粉利用率,但尚未见在醋酸发酵阶段添加淀粉酶来提高淀粉利用率的报道;在酒精发酵阶段的淀粉利用率虽然提高了,但醋酸发酵阶段投入的麸皮和稻壳中的淀粉却几乎不能被利用,而残留在醋糟中被丢弃,既污染环境又造成了原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未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淀粉利用率的固态酿醋方法,同时提高出醋率,并改善食醋口感和风味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淀粉利用率的固态酿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糯米经过浸米、淘洗、蒸煮制备得到熟糯米饭;
(2)糖化:将熟糯米饭冷却,加入糯米重量1.0~1.5%的麦曲拌匀在26~28℃糖化2~4天得到糖化液;
(3)酒精发酵:向糖化液中加入糯米重量0.8~1.0%的酒药和糯米重量120~150%的水,混匀后密封发酵9~12天得到酒醪;
(4)醋酸发酵:在酒醪中加入酒醪重量35~40%的麸皮和酒醪重量15~20%的稻壳,混匀,在表面盖一层酒醪重量5~10%的种醅,再逐层翻醅发酵16~18天,当品温低于40℃,添加酸性淀粉酶,当发酵汁液酸度不再上升时,醋酸发酵结束,得到成熟醋醅;
(5)封醅陈酿:在成熟醋醅中接种成熟醋醅重量4~6%的混合菌悬液,混合均匀后将醋醅压实封醅陈酿7~10天;
(6)封醅陈酿结束的醋醅经过淋醋、煎煮、装罐得到成品食醋;
所述的混合菌悬液中包含107~108cfu/mL的乳酸菌和106~107cfu/mL的产香酵母。
进一步的,所述的乳酸菌为耐受35g/L乙酸的乳酸菌。
进一步的,所述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或布氏乳杆菌。
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工业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号20001。
进一步的,所述的瑞士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工业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号129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6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