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8041.9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9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吉原二郎;吉田康治;柳井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门 窗框 方法 | ||
本发明例如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因焊接热导致的变形的新的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焊接方法。在利用具有在绕第一旋转中心(C1)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第一凸部(415a)以及第二凸部(415b)的第一辊式电极(415)、和具有在绕第二旋转中心(C2)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第一对置凸部(416a)以及第二对置凸部(416b)的第二辊式电极(416)夹持上窗框(9)的连结部(9c),进行旋转并且通电,从而进行缝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通过缝焊接合重叠了多张金属板的被焊接部的车门窗框。在该车门窗框中,被焊接部通过沿着长边方向连续的缝焊而被接合(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409号公报
然而,若进行连续的缝焊则在被焊接部聚集焊接热,所以存在车门窗框的尺寸因由该焊接热导致的变形而产生偏差的担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之一例如是得到一种能够减少由焊接热导致的变形的新的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
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例如是以下方法,即在利用第一辊式电极和与上述第一辊式电极连动地旋转的第二辊式电极夹持了车辆用车门窗框的部位中的包含重合的多个金属板的被焊接部的状态下,在上述第一辊式电极与上述第二辊式电极之间通电,由此进行缝焊,上述第一辊式电极具有:在绕第一旋转中心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凸部的第一列;以及从上述第一列朝上述第一旋转中心的轴向一方偏移地定位并在绕上述第一旋转中心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第二凸部的第二列。
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例如,上述第二辊式电极具有:第一对置列,其包含多个第一对置凸部,上述多个第一对置凸部在绕与上述第一旋转中心平行的第二旋转中心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在与上述第一辊式电极连动地旋转的情况下分别与上述第一凸部面对;以及第二对置列,其包含多个第二对置凸部,上述多个第二对置凸部从上述第一对置列朝上述第二旋转中心的轴向一方偏移地定位,并在绕上述第二旋转中心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在与上述第一辊式电极连动地旋转的情况下分别与上述第二凸部面对。
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例如,具备以下工序:第一工序,通过具有上述第一辊式电极和上述第二辊式电极的缝焊装置,在利用相互面对的上述多个第一凸部中的一个与上述多个第一对置凸部中的一个夹持了车辆用车门窗框的部位中的包含重合的多个金属板的被焊接部的状态下,在上述第一辊式电极与上述第二辊式电极之间通电,由此进行缝焊;第二工序,通过上述缝焊装置,在利用相互面对的上述多个第一凸部中的另一个与上述多个第一对置凸部中的一个夹持了上述被焊接部的状态下,在上述第一辊式电极与上述第二辊式电极之间通电,由此进行缝焊;第三工序,通过上述缝焊装置,在利用相互面对的上述多个第二凸部中的一个与上述多个第二对置凸部中的一个夹持了上述被焊接部的状态下,在上述第一辊式电极与上述第二辊式电极之间通电,由此进行缝焊;以及第四工序,通过上述缝焊装置,在利用相互面对的上述多个第二凸部中的一个与上述多个第二对置凸部中的一个夹持了上述被焊接部的状态下,在上述第一辊式电极与上述第二辊式电极之间通电,由此进行缝焊。
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例如,上述第一辊式电极的上述第一凸部和上述第二凸部沿着周向交替地定位,上述第二辊式电极的上述第一对置凸部和上述第二对置凸部沿着周向交替地定位。
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例如,上述第二辊式电极的沿着绕与上述第一旋转中心平行的第二旋转中心的周向的表面是平滑面。
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窗框的缝焊方法例如,上述第一辊式电极的上述第一凸部和上述第二凸部沿着周向交替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白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8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