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链路无线通讯网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8212.8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4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汪波;汪俊;朱世芳;苏满全;何龙;陆建峰;刘开治;祁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H04W88/06;G01B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沈宗晶 |
地址: | 20013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链路 无线通讯 网络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链路无线通讯网络系统,所述多链路无线通讯网络系统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及基于无线通讯模块彼此建立通信的主控站、监测站,主控站与监测站均包括GNSS板卡和处理器;其中,无线通讯模块中集成有Lora模块、ZigBee模块及4G模块;监测站的监测模式可被设置为RTK定位模式或静态监测模式,处理器根据当前监测站设置的模式,执行存储于处理器中与当前监测站设置的模式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主控站、监测站之间无线通讯模式的切换和数据传输。本发明有效将Lora、ZigBee、4G这三种无线通讯模式融合,基于执行处理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对应于当前监测模式下无线通讯模式的智能切换,与此同时还满足了多监测模式同时进行时的通讯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链路无线通讯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及定位精度的快速提升,卫星定位技术已经应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为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建设和安全运营,很多大型重点工程均建立了独立的变形监测及预警系统。现行的监测技术主要针对结构体布设监测点并安置精密定位装置,通过定位装置定时采集监测点位置数据,借助必要的通讯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主控站。主控站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建模、分析、预报,完成对工程主体的变形监测过程。其中定位装置主要采用静态测量和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静态数据与RTK数据均需要通过通讯手段回传至主控站。
当前变形监测数据传输主要分为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有线通讯受地理环境因素限制大,一般路桥、筑堤整治等工程地处偏远,若铺设专门线缆成本太大,此时采用无线通讯模式便于监测实施;因监测工程位置过于偏远,也会存在移动网络盲区的情况,此时需借助其他无线通讯模式完成数据传输。
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变形监测工程中无线通讯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无线通讯网络系统包括若干静态监测终端(具体包括静态监测终端a1、静态监测终端a2、静态监测终端a3、…)、一主控站、若干RTK监测终端(具体包括RTK监测终端b1、RTK监测终端b2、RTK监测终端b3、…),所述若干静态监测终端基于4G/ZigBee网络与主控站进行数据和/或指令的交互;所述若干RTK监测终端基于4G/ZigBee网络与主控站进行数据和/或指令的交互;所述主控站基于Lora网络与RTK监测终端进行RTK差分数据的传递。所述无线通讯网络系统包括RTK定位模式和静态监测模式两种模式;其中,RTK定位模式:主控站(基准站)通过Lora网络将差分改正数据发于监测站,然后监测终端将经过差分改正后的定位结果再通过4G/ZigBee网络传回至主控站;静态监测模式:主控站通过4G/ZigBee网络将监测模式、数据采样频率、时段等控制指令发送至监测站,监测站按照指令要求进行静态作业,完成数据采集后经处理器进行通讯预处理,通过4G/ZigBee网络将数据发送回主控站进行处理。
不同的监测工程对监测的精度、频率、时效性要求不同。通常情况下,静态监测模式比RTK模式精度高,但RTK定位模式基于的RTK技术具有实时定位的优势;而静态监测模式至少需要采集几十分钟的原始数据,回传至主控站端经解算软件后处理才能得到定位结果,总体耗时较长。特别是当监测工程需要静态监测同时还要进行RTK定位时,单一的无线通讯模式无法同时满足两种监测数据的有效互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链路无线通讯网络系统,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中无线通讯网络系统无法同时满足两种监测模式的监测数据有效互传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8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