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亚稳β钛合金双态组织的机械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4300.9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潘曦;苏翔;冯辰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C22C1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钛合金 组织 机械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获取亚稳β钛合金双态组织的机械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金相法精确测定亚稳β钛合金相转变温度Tβ;
步骤二:将亚稳β钛合金铸锭置于热处理炉内,加热至Tβ+(250~300)℃,保温12h以上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亚稳β钛合金铸锭首先开坯锻造,随着热变形的继续进行,铸锭的变形温度逐火次降低,但不低于Tβ+100℃,每火次的变形量控制在30~50%范围内;随后,合金进行总共4~6火次的墩拔锻造,前3火次的变形温度为Tβ+(30~50)℃,剩余火次的变形温度为Tβ-(10~20)℃,每火次保温时间均相同,每火次的变形量控制在20~30%范围内;每火次变形完成后,均进行短时再结晶退火处理,加热温度为Tβ-(10~20)℃,保温时间为5~10min,冷却方式为空冷;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锻件置于热处理炉内,进行两相区热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Tβ通过如下步骤测得:在T估±10℃、T估±20℃、T估±30℃、T估±40℃、T估±50℃这10个温度下,由低到高,保温0.5~1小时,保温完成后进行水淬处理,并记录相应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当组织中只有β相存在时的第一个淬火温度即为相转变温度Tβ,其中,亚稳β钛合金相转变温度T估通过公式T估=885℃+∑i元素重量百分比×i元素对Tβ的影响进行估算,i表示合金中某一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以10℃/s的升温速率加热至Tβ+(250~300)℃,保温12h以上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亚稳β钛合金铸锭首先在Tβ+(200~250)℃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3火次的铸锭开坯锻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两相区热处理为固溶处理+时效热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两相区热处理为固溶处理。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溶处理温度为Tβ-(30~50)℃,保温时间为0.5~1h,固溶处理的升温速率不大于5℃/min。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溶处理的冷却方式为空冷。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时效处理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不少于8h;时效处理的升温速率不大于5℃/min。
10.如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时效处理的冷却方式为空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43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