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亚稳β钛合金双态组织的机械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4300.9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潘曦;苏翔;冯辰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C22C1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钛合金 组织 机械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亚稳β钛合金双态组织的机械热处理方法,其步骤为:测定亚稳β钛合金的相转变温度Tβ;合金高温均匀化处理,冷却方式为炉冷;合金铸锭开坯与前期墩拔过程在β单相区进行,剩余墩拔过程在Tβ以下并接近Tβ的温度下进行,每火次结束后均进行短时再结晶退火处理;变形合金进行两相区热处理。本发明选择在β单相区以及Tβ以下并接近Tβ温度下进行热变形,变形抗力显著减小,锻造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合金β单相区变形抗力低,变形量能得到有效控制,组织均匀性得到保障;整个机械热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加工效率高,能源损耗低,组织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稳β钛合金机械热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简单、有效的获取亚稳β钛合金双态组织的方法,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亚稳β钛合金具有高比强、高比刚、耐腐蚀以及无磁性等多种优异性能,是实现关键构件轻量化、进一步大幅减重,可替代高强钢的唯一候选材料,现已成为新一代航空航天飞机的主流结构材料(如波音777的起落架主梁和空客A380的起落架支柱就大量使用了亚稳β钛合金)。此外,亚稳β钛合金还广泛应用于海洋船舶、医疗器械、石油化工等领域。
亚稳β钛合金最常见的显微组织是β退火组织,可通过β相区热变形、β相区再结晶退火获得。该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沿β/β晶界析出晶界α相(GBα),呈现连续、笔直的形貌,若β晶粒较粗大,合金的塑性将显著降低,严重影响合金的使用寿命。为了削弱连续GBα相的不利影响,实现钛合金强-塑性的良好结合,现有机械热处理技术的热变形与再结晶退火均在两相区进行(《Titanium(2nd edition)》Gerd Lütjering,James C. Williams),获得的组织称为双态组织。在两相区变形过程中,片状或条状的初生α相被破碎,呈现球状或短棒状,并有效限制β晶粒的快速长大。然而由于亚稳β钛合金相变点较低,因此两相区变形温度也相对较低,导致合金变形抗力激增,每火次的变形量很可能小于等于临界变形量,部分晶粒显著长大,组织不均匀性增加;此外,由于合金在两相区变形困难,易引发锻造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加工效率低下,能源损耗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获取亚稳β钛合金双态组织的机械热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机械热处理技术加工困难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获取亚稳β钛合金双态组织的机械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合金相转变温度的测定:估算出亚稳β钛合金相转变温度T估,通过金相法精确测定相转变温度Tβ;
步骤二:合金高温均匀化处理:将亚稳β钛合金铸锭置于热处理炉内,加热至Tβ+(250~300)℃,保温12h以上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合金热变形与短时再结晶退火:亚稳β钛合金铸锭首先开坯锻造,随着热变形的继续进行,铸锭的变形温度逐火次降低,但不低于Tβ+100℃,每火次的变形量控制在30~50%范围内;随后,合金进行总共4~6火次的墩拔锻造,前3火次的变形温度为Tβ+(30~50)℃,剩余火次的变形温度为Tβ-(10~20)℃,每火次保温时间均相同,每火次的变形量控制在20~30%范围内;每火次变形完成后,均进行短时再结晶退火处理,加热温度为Tβ-(10~20)℃,保温时间为5~10min,冷却方式为空冷;
步骤四:合金热处理:将步骤三制得的锻件置于热处理炉内,进行两相区热处理,即固溶处理+时效热处理或单独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Tβ-(30~50)℃,保温时间为0.5~1h;时效处理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不少于8h,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的冷却方式均为空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4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