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疆地区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结果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6168.5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832003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作 滴灌 大豆 结果分析 玉米 产量影响 耕作模式 模式应用 根系 色素 种植 田间 | ||
1.一种新疆地区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结果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试验地;
试验地为新疆地区,年平均气温7.5-8.2℃,海拔350~400m,≥0℃的活动积温为4100~4200℃,≥10℃的活动积温为3600~3650℃,日照时数2300~2750h,无霜期160~175d,年降雨量180~270mm,年蒸发量1000~1500mm;质地为重壤灰漠土,耕层土壤容重为1.5~1.6g·cm-3;
步骤2,试验设计;
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种植,试验设置3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和玉米间作大豆;田间管理以常规管理模式进行,以充分保证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为基础;
步骤3,测定指标与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1,田间温湿度分析;
田间温湿度的获取采用手持式温湿度测量仪测定;在两试验组单作、间作共3个小区中各取5个测量点,间作取两种作物相接处,单作取作物群体小区面积正中处;两试验组中,间作及玉米单作均测量冠层上部、中部、下部三个位点;最后将各小区5个测量点数据取平均值作为小区温湿度数据;
步骤32,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采用便携式数字光照度计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上、中、下部及棉花上、中部光照强度进行测定,采集方法同田间温湿度;
步骤33,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利用手持式光合有效辐射测量仪测定,在两试验组单作及间作共3个小区中各取3个测量点,间作取两种作物相接处,单作取作物群体小区面积株行正中;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上、中、下部及棉花、大豆上、中部光合有效辐射进行测定;
步骤34,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SPAD 502叶绿素仪,通过测量SPAD反应叶绿素含量各单作小区随机取6株,间作小区从两种作物中各取6株,大豆测量最顶部展开叶;玉米取棒三叶,取各小区的平均值;
步骤35,根系形态特征;
采用CI-600植物根系生长监测系统进行田间图像采集,透明观察管随播种时沿水平地面45°埋置于作物行间,扫描器于0-20cm和20-40cm处各采集一次;利用WinRHIZO对根系图像进行分析,可得到根系根长、表面积、投影面积、体积、平均根直径和根尖数目参数,并计算比表面积;根比表面积=根表面积/根体积;
步骤36,土地当量比;
取三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大豆连续的3株的产量,称其重量计算土地当量比;应用土地当量比(LER)作为衡量间作产量优势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LER=Yia/Ysa+Yib/Ysb
式中,Yia表示作物a的间作产量,Ysa表示作物a的单作产量,Yib表示作物b的间作产量,Ysb表示作物b的单作产量,当LER>1时,表明间作有优势;当LER<1时,表明间作有劣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耕层土壤含全氮0.89g·kg-1、速效磷0.022g·kg-1、速效钾0.249g·kg-1、碱解氮0.058g·kg-1、有机质13.25g·kg-1,pH7.3,前茬作物为玉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间作大豆比例为3:4种植,玉米行距为30cm,株距为30cm;大豆行距为30cm,株距为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61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提质及增产的化控技术
- 下一篇:一种水稻的育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