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动力径向直接驱动调节的金属齿形带式汽车无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6793.X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遆剑;李帆;吴新初;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9/10 | 分类号: | F16H9/10;F16H6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71004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径向 直接 驱动 调节 金属 齿形 汽车 无级 变速器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多动力径向直接驱动调节的金属齿形带式汽车无级变速器,其包括主动轮、金属带、从动轮和中间减速器;主动轮通过金属带驱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的动力输出端与中间减速器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结构相同;主动轮包括传动轴、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径向移动装置、横梁、活齿模块;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设置在传动轴上;横梁设置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之间,横梁的两端可沿预定轨迹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移动;径向移动装置设置在传动轴上,且位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径向移动装置可带动多个横梁同步靠近或远离传动轴;活齿模块设置在横梁上,活齿模块与金属带啮合。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动力径向直接驱动调节的金属齿形带式汽车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作为发动机动力输入和汽车负载之间得桥梁,在整车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汽车用变速方式主要有手动变速箱MT、液力自动变速箱AT、无级变速箱CVT、双离合变速箱DSG等,其中无极变速方式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为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
参见图1,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由发动机飞轮1、起动离合器2、主动轮液压控制缸30、主动转轮40、液压泵50、从动轮液压控制缸60、从动转轮70、第一中间减速器80、主减速器与差速器90和V型金属带100组成。V型金属带100由两束金属环和几百个金属片构成。主动转轮40和从动转轮70都由可动盘和固定盘组成,靠近液压控制缸一侧的带轮可以在轴上滑动,另一侧则固定。可动盘与固定盘都是锥面结构,它们的锥面形成V型槽来与V型金属带100啮合。发动机飞轮1输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CVT的主动转轮40,然后通过V型金属带100传递到从动转轮70,最后经第一中间减速器80,主减速器与差速器90传递给车轮来驱动汽车。工作时通过主动转轮40与从动转轮70的可动盘作轴向移动来改变主动转轮40、从动转轮70锥面与V型金属带100啮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可动盘的轴向移动量是由驾驶者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节主动轮液压控制缸30、从动轮液压控制缸60的压力来实现的。由于主动转轮40和从动转轮70的工作半径可以实现连续调节,从而实现了无级自动变速。
但是,金属带无级变速器因其依靠钢带与金属锥盘之间的摩擦传递扭矩,导致其存在以下缺点:
(1)传递扭矩有限,容易出现打滑现象;
(2)传动系统传动效率低;
(3)金属带制造工艺复杂,而且长期磨损容易断裂,影响变速箱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动力径向直接驱动调节的金属齿形带式汽车无级变速器,其依靠活齿模块与链条的啮合传递大扭矩,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动力径向直接驱动调节的金属齿形带式汽车无级变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主动轮、金属带、从动轮和中间减速器;
所述主动轮通过金属带驱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的动力输出端与中间减速器连接;
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结构相同;
所述主动轮包括传动轴、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径向移动装置、横梁、活齿模块;
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横梁设置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之间,横梁的两端可沿预定轨迹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移动,横梁的数量为多个;径向移动装置设置在传动轴上,且位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径向移动装置的数量与横梁的数量相同,径向移动装置可带动多个横梁同步靠近或远离传动轴;
所述活齿模块设置在横梁上,活齿模块与金属带啮合。
进一步地,上述活齿模块包括活齿滑片、滑片固定片、复位弹簧和活齿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6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