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控制式二自由度磁流变液压电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7341.3 | 申请日: | 201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6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温建明;鲍慧璐;郁晨;李建平;聂子强;虞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控制 自由度 流变 液压 驱动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控制式二自由度磁流变液压电驱动器,属压电精密驱动技术领域。顶部移动体底部装有直线导轨,驱动机构固定于直线导轨的滑块上,顶部移动体两侧底部装有滑块,直线导轨固定于两侧支撑块顶部,两侧支撑块与底部壳体和前后支撑块连接;摩擦块固定于驱动机构底部,浸置于磁流变液中,磁流变液置于磁流变液壳体中,磁流变液壳体由支撑块支撑,内部粘有密封条,支撑块固定于底部壳体;两侧支撑块、前后支撑块均装有调节块,调节块端部、底部壳体均粘有永磁块。优势特色:驱动器运行时主要摩擦形式为固体‑液体/固体‑类固体摩擦,摩擦、磨损小,驱动器可靠性高;驱动器可实现二自由度运动;摩擦可通过调节块的竖直位置进行调节,易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电精密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控制式二自由度磁流变液压电驱动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微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压电惯性驱动器在超精密微细加工与测量技术、微机电系统、纳米科技、半导体制造、现代医学与生物遗产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现今的压电惯性驱动器通过惯性力和摩擦力的配合实现驱动,而摩擦形式为固体-固体摩擦,固体-固体摩擦与接触表面微观结构、表面磨损情况有关,是一种复杂、不可预测的能量损耗形式,因此,固体-固体摩擦会影响驱动器整体性能。而磁流变液是一种智能型流体,在磁场作用下与宾汉流体类似,磁流变液中磁性颗粒形成磁链,流体粘度会明显增加,存在屈服应力,在应力达到屈服应力之前,磁流变液类似于固体,不会破坏磁链而产生流动,达到屈服应力之后,磁流变液中磁链将被破坏而产生流动,其屈服应力能通过磁场的改变精确控制。在压电精密驱动领域,磁流变液的引入所带来的固体-液体/固体-类固体的摩擦形式是一种十分新颖有效的技术手段,它使摩擦力适中且可调,磨损小,并能提高驱动器性能,扩大驱动器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惯性压电驱动器固体-固体摩擦导致的摩擦、磨损大,可靠性不高,驱动能力有限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永磁控制式二自由度磁流变液压电驱动器。本发明采用的实施方案是:顶部移动体(a)的底部装有直线导轨一(e101),直线导轨一(e101)上配有滑块一(e102),滑块一(e102)上装有驱动机构(c),顶部移动体(a)的两侧底部安装滑块二(e201)和滑块三(e301),与滑块二(e201)和滑块三(e301)配合的直线导轨二(e202)和直线导轨三(e302)固定于侧支撑块一(g1)和侧支撑块二(g2)的顶部,侧支撑块一(g1)和侧支撑块二(g2)与底部壳体(k)和前支撑块(m1)和后支撑块(m2)连接;驱动机构(c)周向均布四个压电振子:压电振子一(d1)、压电振子二(d2)、压电振子三(d3)、压电振子四(d4),压电振子一(d1)由压电晶片一(d102),基板一(d101)和质量块一(d103)组成,压电振子二(d2)由压电晶片二(d202),基板二(d201)和质量块二(d203)组成,压电振子三(d3)由压电晶片三(d302),基板三(d301)和质量块三(d303)组成,压电振子四(d4)由压电晶片四(d402),基板四(d401)和质量块四(d403)组成,压电振子一(d1)通过短夹持块一(b1)固定于驱动机构(c),压电振子二(d2)通过短夹持块二(b2)固定于驱动机构(c),压电振子三(d3)通过短夹持块三(b3)固定于驱动机构(c),压电振子四(d4)通过短夹持块四(b4)固定于驱动机构(c);摩擦块(i2)固定于驱动机构(c)的底部,浸置于磁流变液(i1)中,磁流变液(i1)置于磁流变液壳体(i3)中,磁流变液壳体(i3)内部靠近驱动机构(c)处粘有方形密封条(i5),磁流变液壳体(i3)由支撑块(i4)支撑,支撑块(i4)固定于底部壳体(k);侧支撑块一(g1)和侧支撑块二(g2)、前支撑块(m1)和后支撑块(m2)的四个侧面均装有横向布置、竖直距离可调的调节块一(h101)、调节块二(h201)、调节块三(h301)、调节块四(h401);调节块一(h101)、调节块二(h201)、调节块三(h301)、调节块四(h401)伸入侧支撑块一(g1)和侧支撑块二(g2)、前支撑块(m1)和后支撑块(m2)内侧的端部粘有永磁块一(h102)、永磁块二(h202)、永磁块三(h302)、永磁块四(h402),底部壳体(k)上亦粘有永磁块五(h103)、永磁块六(h203)、永磁块七(h303)、永磁块八(h403),永磁块五(h103)位于支撑块(i4)左侧,永磁块六(h203)位于支撑块(i4)右侧,永磁块七(h303)位于支撑块(i4)后侧,永磁块八(h403)位于支撑块(i4)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73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