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1547.3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孙鲁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森林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G3/00 | 分类号: | A4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层 接发 热熔胶膜 片结构 聚氨酯胶层 制作工艺 刮胶 热熔 压制 双面热熔胶膜 产品制作 生产效率 制作过程 粘结面 烘烤 复合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及其制作工艺,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复合的第一基底层、聚氨酯胶层和第二基底层;第一基底层为双面热熔胶膜;聚氨酯胶层固定有发帘;第二基底层为单面热熔胶膜,且单面热熔胶膜的粘结面朝向第一基底层。上述新型接发片结构,由于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均为热熔胶膜,因此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无需烘烤,通过机器热熔压制后,只需常温静置1‑2小时即可完成产品制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利于批量生产;另外采用机器热熔压制,也避免了人工刮胶时出现的刮胶不均导致接发片上出现气泡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发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接发产品是PU接发片,即我们常说的无痕接发产品,外观美观平整,佩戴方法简单易行,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PU接发片存在的问题是制作产品所使用的液态PU胶有一定刺鼻性气味,生产时对环境和工人身心健康都有不好的影响,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至少3次进入烤箱烘制,工艺复杂,工期长,生产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在接发片生产制作工艺复杂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在接发片生产制作工艺复杂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复合的第一基底层、聚氨酯胶层和第二基底层;
所述第一基底层为双面热熔胶膜;
所述聚氨酯胶层固定有发帘;
所述第二基底层为单面热熔胶膜,且所述单面热熔胶膜的粘结面朝向所述第一基底层。
优选地,所述单面热熔胶膜的非粘结面为亚光面或磨砂面。
优选地,所述双面热熔胶膜和所述单面热熔胶膜均为TPU热熔胶膜。
优选地,所述双面热熔胶膜的下方还复合有一层抗拉的编织层,又或,所述双面热熔胶膜与所述聚氨酯胶层之间复合有一层抗拉的编织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底层为一面带有隔离纸的双面热熔胶膜,且所述双面热熔胶膜未带有隔离纸的一面朝向所述聚氨酯胶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底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基底层的宽度。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新型接发片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复合的第一基底层、聚氨酯胶层和第二基底层;第一基底层为双面热熔胶膜;聚氨酯胶层固定有发帘;第二基底层为单面热熔胶膜,且单面热熔胶膜的粘结面朝向第一基底层。上述新型接发片结构,由于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均为热熔胶膜,因此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无需烘烤,通过机器热熔压制后,只需常温静置1-2小时即可完成产品制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利于批量生产;另外采用机器热熔压制,也避免了人工刮胶时出现的刮胶不均导致接发片上出现气泡的现象。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接发片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包括步骤:
步骤S1:将双面热熔胶膜固定在作业案板上;
步骤S2:将发帘的顶端均匀的铺设在所述双面热熔胶膜上方;
步骤S3:在发帘的顶端涂设聚氨酯胶,使聚氨酯胶布满发帘的顶端的发丝之间的缝隙,并刮除多余的聚氨酯胶,以形成聚氨酯胶层;
步骤S4:静置至聚氨酯胶层不粘手后,在聚氨酯胶层的上方附上一层单面热熔胶膜,且使单面热熔胶膜的粘结面朝向所述聚氨酯胶层;
步骤S5:将完成步骤S4的作业案板放置在热熔机上进行热熔压合,以使双面热熔胶膜、聚氨酯胶层和单面热熔胶膜融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森林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森林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1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篱网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文胸号型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