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胃动力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2325.3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宁成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惊哲森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P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素 猴头菇 胃动力 制备 猴头菇提取物 大枣提取物 麦芽提取物 山楂提取物 葡萄糖 保健作用 酵母菌粉 人体吸收 乳酸菌粉 食品口感 药物成份 质量稳定 防腐剂 粉剂 服用量 易加工 重量份 易被 生产工艺 贮藏 携带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猴头菇胃动力酵素,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猴头菇提取物150~200份,大枣提取物70~120份,山楂提取物70~120份,麦芽提取物200~300份,葡萄糖150~200份,酵母菌粉5~20份,乳酸菌粉0.5~3份。该酵素作为食品口感良好,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作为粉剂质量稳定、服用量小、易于携带服用和贮藏。并且产品中不添加防腐剂,能够保持原料本身的药物成份,易被人体吸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酵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猴头菇胃动力酵素,以及该酵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又名猴头菌,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猴头菇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猴头菇作为食材是美味菜肴。同时,猴头菇也是药材,用猴头菇这一药材制成的药品叫猴菇片,具有养胃和中的功效,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另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对猴头菇多糖的药用功效概括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医学陆续证明猴头菌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
另外,目前益生菌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益生菌具有促进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如果能够制造出性能好、功能全、质量稳定的益生菌制品,并将其与猴头菇的养生作用结合,则是医药及食品加工行业的重大突破。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猴头菇胃动力酵素。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猴头菇胃动力酵素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猴头菇胃动力酵素,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猴头菇提取物150~200份,大枣提取物70~120份,山楂提取物70~120份,麦芽提取物200~300份,葡萄糖150~200份,酵母菌粉5~20份,乳酸菌粉0.5~3份。
优选地,所述酵素还包括赤藓糖醇70~120份,木糖醇70~120份,阿拉伯糖30~80份。
优选地,所述酵素包括猴头菇提取物170份,大枣提取物90份,山楂提取物90份,麦芽提取物260份,葡萄糖170份,酵母菌粉10份,乳酸菌粉1份,赤藓糖醇90份,木糖醇90份,阿拉伯糖50份。
优选地,所述猴头菇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磨浆:将猴头菇与水混合后,研磨制成第一浆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浆料中固体物的尺寸≥120目。
(2)灭菌:将所述第一浆料在110~120℃下灭菌5~20min;
(3)发酵:将灭菌后的第一浆料冷却至35~40℃后,加入益生菌和红糖,在35~40℃下发酵48~72h,得到第一发酵物;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青春双歧杆菌15~2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5~25份,两歧双歧杆菌20~30份,嗜酸乳杆菌30~4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惊哲森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惊哲森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2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