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进线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4515.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云;贺海亮;龚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B65B2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线 主动轮 压线 从动轮 套孔 底板 液压马达 导线槽 液压缸 从动轮装配 出线导槽 进线导槽 驱动装置 进线 主动轮装配 传动连接 维修方便 相切接触 装置组装 出线口 故障率 进线口 打捆 夹紧 对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进线驱动装置,包括送线底板、液压马达、送线主动轮、压线从动轮、从动轮装配座、液压缸,送线底板的一侧设有进线导槽,另一侧设有出线导槽,送线底板上设有第一套孔和第二套孔,送线主动轮和液压马达通过主动轮装配座装在第一套孔上,送线主动轮与液压马达传动连接,压线从动轮和液压缸通过压线从动轮装配座装在第二套孔上,液压缸能够调节压线从动轮与送线主动轮之间的相对位置,送线主动轮和压线从动轮上设有导线槽,压线从动轮与送线主动轮相切接触时,送线主动轮和压线从动轮上的导线槽夹紧打捆丝,进线导槽的出线口和出线导槽的进线口均对准送线主动轮的导线槽。该装置组装维修方便且成本低,故障率低,送线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棒材打捆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棒材打捆机的进线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进线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轧钢棒材打捆机的进线装置采用进口设备,设备成本高且结构复杂,导致打捆丝的穿丝过程复杂,不便于操作,故障率高,维护困难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进线驱动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采用液压马达作为动力源,驱动送线主动轮,同时通过液压缸使压线从动轮与送线主动轮夹紧打捆丝,使打捆丝顺利从进线导槽送至出线导槽,进入下道工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进线驱动装置,包括送线底板、液压马达、送线主动轮、压线从动轮、从动轮装配座、液压缸,送线底板的一侧设有进线导槽,另一侧设有出线导槽,送线底板上设有第一套孔和第二套孔,送线主动轮和液压马达通过主动轮装配座安装在第一套孔上,送线主动轮与液压马达传动连接,压线从动轮和液压缸通过从动轮装配座安装在第二套孔上,液压缸能够调节压线从动轮与送线主动轮之间的相对位置,送线主动轮和压线从动轮上设有导线槽,压线从动轮与送线主动轮相切接触时,送线主动轮和压线从动轮上的导线槽夹紧打捆丝,进线导槽的出线口和出线导槽的进线口均对准送线主动轮的导线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线从动轮包括进口压线轮和出口压线轮,进口压线轮设置在进线导槽的出线口处,出口压线轮设置在出线导槽的进线口处,所述从动轮装配座包括进口压线轮装配座和出口压线轮装配座,进口压线轮装配在进口压线轮装配座上,出口压线轮装配在出口压线轮装配座上,液压缸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进口压线轮装配座和出口压线轮装配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口压线轮包括进口上压线轮和进口下压线轮,出口压线轮包括出口上压线轮和出口下压线轮,所述进口压线轮装配座上设有一对用于安装进口上压线轮和进口下压线轮的轴座,所述出口压线轮装配座上设有一对用于安装出口上压线轮和出口下压线轮的轴座,在每对轴座的一侧设有一个偏心轴安装座,在每个偏心轴安装座上设有偏心轴,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偏心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设置在进口压线轮装配座上的每对轴座与偏心轴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出口压线轮装配座上的每对轴座与偏心轴安装座的中心位置连线为一等腰三角形,偏心轴安装座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偏心轴包括主轴、副轴和连接轴台,主轴和副轴分别凸出设置于连接轴台的两侧,主轴和副轴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偏心轴通过主轴固定安装在偏心轴安装座上,在副轴上安装液压缸,液压缸位于送线底板的背面,进口压线轮和出口压线轮位于送线底板的正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动轮装配座包括盖板、线轮座、传动座,线轮座套接在第一套孔中,传动座固定安装在线轮座上,液压马达固定安装在传动座的背面,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凸出于传动座的正面,送线主动轮套接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中,盖板套接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并位于送线主动轮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4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绑扎螃蟹的装置
- 下一篇:木头运输捆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