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散热全树脂浇注式母线槽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7873.5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世星母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10 | 分类号: | H02G5/10;H02G5/06;C08L23/16;C08L83/04;C08L63/00;C08K13/04;C08K7/14;C08K3/08;C08K3/04;C08K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母线槽 复合树脂体 封闭壳体 树脂浇注式 母线导体 高散热 散热片 长度方向垂直 散热效果 逐渐缩小 封闭壳 均布 体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散热全树脂浇注式母线槽,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包括封闭壳体,以及位于封闭壳体内的多个母线导体和复合树脂体,每个母线导体均被复合树脂体包裹,封闭壳体上方设有与复合树脂体接触的导热块,导热块的宽度由靠近封闭壳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缩小,导热块上均布有多个散热片,散热片的长度方向与导热块的长度方向垂直。本方案可以保证母线槽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散热全树脂浇注式母线槽。
背景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的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系统便是很好的选择。母线槽系统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
母线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昭和29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如今在高层建筑、工厂等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
由于大楼和工厂等各种建筑电力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使用原来的电路接线方式,即穿管方式,施工时带来许多困难,而且,当要变更配电系统时,要使其变简单一些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采用母线槽的话,非常容易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还可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美观。
由于母线槽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使这些热量排出,会使母线槽损坏,从而使母线槽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母线槽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使这些热量排出,会使母线槽损坏,从而使母线槽的使用寿命降低。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散热全树脂浇注式母线槽,包括封闭壳体,以及位于封闭壳体内的多个母线导体和复合树脂体,每个所述母线导体均被复合树脂体包裹,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壳体上方设有与复合树脂体接触的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宽度由靠近封闭壳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缩小,所述导热块上均布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长度方向与导热块的长度方向垂直。
技术效果:本方案设置的封闭壳体作为母线导体的载体,复合树脂体填充在封闭壳体内部,用于分隔母线导体,防护等级IP68,具有防水、防火、防腐及防爆功能,母线导体在工作时,会将热量传递到复合树脂体上,设置的导热块用于吸收复合树脂体上的热量,然后利用散热片将导热块上的热量散发到外界,使热量可以快速的排出,降低母线槽整体的温度,此外,由于相邻的散热片之间会形成凹槽,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凹槽内会沉积较多的灰尘,且雨天时,凹槽内的雨水无法较顺利的排出,会与灰尘之间形成泥块凝固在凹槽内,从而会影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因此,本方案将散热片的长度方向与导热块的长度方向垂直,减少单个凹槽的长度,再配合导热块的宽度由靠近封闭壳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缩小,可使凹槽部分呈倾斜状态,在下雨时,雨水可以将凹槽内的灰尘冲刷掉,且雨水可以快速排出凹槽,不影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热块的竖截面为三角形,且三角形导热块的底边朝向封闭壳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的竖截面为半圆形。
前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全树脂浇注式母线槽,所述复合树脂体在相邻的母线导体之间开设有散热腔,所述复合树脂体靠近导热块的一侧设有与散热腔连通的吸热腔,所述导热块延伸至吸热腔内。
前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全树脂浇注式母线槽,所述导热块由导热硅脂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世星母线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世星母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7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