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身结构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8182.7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雨;张成;于铁丰;秦乐;王洪利;程海东;王波;白云岭;刘运飞;程铭;李硕;唐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9/00 | 分类号: | B62D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玮;李建新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身 结构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车身结构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部件是层结构,所述层结构形成所述车身结构上的至少一个组成部分,所述部件包括:
内板,所述内板由第一材料制成;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内板焊接在一起,所述加强板由所述第一材料制成;
外板,所述外板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外板覆盖于所述加强板之上并且通过打入连接件与所述加强板连接;
其中所述加强板的抗拉强度高于所述内板的抗拉强度,使得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外板、所述加强板且止于所述内板;
所述内板的抗拉强度在500MPa到1200MPa之间,所述加强板的抗拉强度在1300MPa到1700MPa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材料为钢,所述第二材料为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板为热成型钢板;所述内板为高强度钢板,所述连接件为热成型钢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还包括涂覆于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外板之间的粘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为铆钉,多个所述铆钉通过自冲铆接工艺将所述外板和所述加强板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内板之间设置多个焊接位置,在所述多个焊接位置上,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内板通过电阻点焊工艺彼此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铆钉冲入的铆接位置与所述焊接位置彼此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部件具有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平坦的连接部,所述铆接位置和所述焊接位置布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铆接位置与所述焊接位置彼此之间等间距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间距的范围在50-60mm内。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铆钉的长度设置成当所述铆钉冲入所述外板和所述加强板后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加强板之间形成互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其特征是:所述部件用于A柱、B柱、或C柱。
13.一种制造用于车身结构的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提供内板,所述内板由第一材料制成;
提供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由所述第一材料制成;
提供外板,所述外板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
其中,将所述内板和所述加强板焊接在一起;并且通过打入连接件将所述外板与经焊接的所述加强板连接;
其中所述部件形成所述车身结构上的至少一个组成部分的层结构;
所述加强板的抗拉强度高于所述内板的抗拉强度,使得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外板、所述加强板且止于所述内板;
所述内板的抗拉强度在500MPa到1200MPa之间,所述加强板的抗拉强度在1300MPa到1700MPa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外板和经焊接的所述加强板连接之前,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加强板之间涂覆粘合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材料为钢,所述第二材料为铝合金。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板为高强度钢板,所述加强板为热成型钢板,所述连接件为热成型钢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81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