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8234.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业成;林哲铭;钟政新;赵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6 | 分类号: | B60L53/1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 车身位置 发射端 定位方法及系统 无线充电接收 定位位置 汽车行驶 充电 充电操作 定位准确 人工参与 水平距离 发射 车头 对准 全程 | ||
1.一种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无线充电发射端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车身位置摆正,计算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水平距离,并驱使汽车行驶至指定位置;
所述控制车身位置摆正具体为控制车头中间位置对准无线充电发射端,所述指定位置为无线充电接收端与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充电定位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无线充电发射端的位置信息和控制车身位置摆正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预设置的摄像头采集到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的图像信息,分析得到无线充电发射端的位置信息;
调整车身位置,直到无线充电发射端位于图像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水平距离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摄像头与无线充电发射端两点之间的连线距离为S,已知摄像头与水平地面高度为h,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到摄像头与无线充电发射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M,已知无线充电接收端与摄像头的水平距离为N,得到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水平距离L=M+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使汽车行驶至指定位置具体包括以下过程:控制汽车进入匀速行驶模式,速度为v,通过L/v得到汽车行驶时间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无线充电发射端的位置信息和控制车身位置摆正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预设置的多个雷达采集到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位置信息,所述多个雷达包括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
调整第一雷达与无线充电发射端的距离等于第二雷达与无线充电发射端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水平距离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得到两个雷达的中点处与无线充电发射端两点之间的连线距离为S1,已知雷达与水平地面高度为h1,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到两个雷达的中点处与无线充电发射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M1,已知无线充电接收端与两个雷达的中点处的水平距离为N1,得到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水平距离L1=M1-N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使汽车行驶至指定位置具体包括以下过程:控制汽车进入匀速行驶模式,速度为v1,通过L1/v1得到汽车行驶时间T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v1为10km/h。
9.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ECU、分别与ECU连接的摄像头和车载智能主机,所述车载智能主机连接有车身驱动单元;
所述车身驱动单元对车身进行控制,所述摄像头设于车身前段中部位置。
10.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5-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定位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ECU、分别与ECU连接的雷达和车载智能主机,所述车载智能主机连接有车身驱动单元;
所述车身驱动单元对车身进行控制,所述雷达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车身后端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82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储能式无线充电道路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充电器被盗的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