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9414.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邹向农;李前名;龙俊贤;马行川;张峰;杨奇志;李安睿;胡杰;苏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E01D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塔 转体 施工 铁路站场 转体施工 转体梁 高架桥 斜拉索 边跨 上下结构 施工方式 合拢 分节段 减小 跨段 索力 站场 支架 平衡 铁路 | ||
1.一种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铁路站场两侧分别施建可转体的桥塔;
步骤二,顺铁路线方向在每一所述桥塔两侧分别搭建支架,以在该桥塔上形成转体梁段,并通过斜拉索连接所述转体梁段与对应的所述桥塔,调节所述斜拉索的索力,使所述桥塔达到平衡转体状态;在两所述桥塔的远离站场侧分别施建原位边跨梁;
步骤三,两所述桥塔分别进行转体施工,转体完成后,将所述桥塔上下结构固结为一体,以及将所述原位边跨梁与相邻的所述转体梁段合拢;
步骤四,采用悬拼施工方式在两所述桥塔之间分节段施作悬拼跨段,并安装和张拉各节段斜拉索,完成中跨施工;
步骤五,调节各斜拉索索力至主梁线形和内力达到设计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先在所述转体梁段上安装桥面吊机,通过对应侧边跨运输待悬拼结构,完成首个悬拼节段的拼接,安装和张拉该悬拼节段的斜拉索;再移动所述桥面吊机,拼装下一悬拼节段,直至完成中跨施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两所述桥塔相向同步进行中跨梁体悬拼施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跨采用钢混组合梁,所述转体梁段与相邻悬拼节段之间以及相邻两悬拼节段之间均通过顶板焊接而腹板、底板及纵向加劲肋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方式拼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跨的桥面板包括分块预制的多块混凝土桥面板,各所述混凝土桥面板通过现浇湿接缝拼装在一起且分别与下方的中跨梁体顶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所述桥塔的其中一侧现浇混凝土梁构成转体边跨梁并在另一侧拼装钢混组合梁构成转体中跨梁,所述转体边跨梁与所述转体中跨梁连接形成所述转体梁段,所述桥塔转体后,所述转体边跨梁与对应侧的原位边跨梁相对,浇筑合拢段后完成边跨合拢。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梁段的中跨部分的长度范围覆盖对应侧的铁路正线,从而两桥塔分别进行跨铁路正线转体施工。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应位置处搭设边跨现浇支架以浇筑形成所述原位边跨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依次进行如下施工:施工桥塔桩基及基坑;施工桥塔下承台及桥塔上部转体结构;在桥塔上部转体结构上利用塔吊采用爬模法施作钢筋混凝土塔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铁路站场的高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先施作部分高度的塔体,在步骤三完成转体施工及将所述桥塔上下结构固结为一体后,再施作剩余部分高度的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94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底模头罩支撑架造槽机
- 下一篇: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