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向移动农业作物种植循环流水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3238.8 | 申请日: | 201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华;董博;刘婧芳;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业作物 槽道 定植 种植 移动方向相反 循环流水线 对向移动 使用性 相邻槽 生长 后移 幼苗 流水线 平行 自动化 占用 收获 成熟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农业作物种植流水线,定植区中包含多条平行槽道,农业作物幼苗从槽道一端进入,随生长逐渐向另一端移动,成熟后移出槽道,进行收获。相邻槽道上,农业作物移动方向相反,使得较大体积的农业作物旁总是较小体积的农业作物,于是大体积农业作物占用小体积农业作物的空间,以此加大单位面积中农业作物的数量。定植区用于农业作物的生长。本发明能合理运用占地面积,适应不同农业作物的种植需求,可使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向移动农业作物循环种植生产线,属于设施农业自动化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模式可调的农业作物种植循环流水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作物需求逐渐加大,对农业作物的品质、口感等方面要求越来愈高。基于上述情况,设施农业应势而生,设施农业生产环境密闭,温湿度适中,可为农业作物生长提供适宜条件。定植槽种植模式是现在最常见的农业作物种植方式,传统种植方式为定植槽等间距布置,且定植槽间距较大,种植空间不能被完全利用,导致农业作物种植密度较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本发明基于农业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其外形轮廓不同,对定植槽进行移动,提供了一种定植槽布置新模式,最大程度上增加了单位面积上农业作物的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农业作物种植的流水线。该生产线在农业作物生长布局上有了很大的调整,合理利用农业作物从种苗到成熟的生长过程中其平面尺寸不断加大的规律,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上农业作物的定植数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农业作物种植的流水线,定植区成排安放平行的槽道,农业作物幼苗从槽道一端进入,随生长增大体积,逐渐向另一端移动,成熟时正好移出槽道,进行收获。相邻的槽道上,农业作物移动方向相反,使得较大体积农业作物旁总是较小体积农业作物,于是大体积农业作物占用小体积农业作物的空间,以此加大单位面积中蔬菜的数量。定植区用于农业作物的生长,成熟的农业作物移出定植区收获后,空下的定植槽移栽上新的农业作物幼苗,再次进入定植区,放置于槽道幼苗端,开始新一轮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农业作物种植的流水线,包括槽道幼苗端1,槽道成熟作物端3,槽道生长期作物段2和槽道4;各槽道4成排平行布置并安放在定植区域,槽道4的一端为槽道幼苗端1,另一端为槽道成熟作物端3,槽道幼苗端1与槽道成熟作物端3之间的槽道4段落为槽道生长期作物段2;相邻两排槽道4之间的布设方向相反,即第一排槽道4的槽道幼苗端1与第二排槽道4的槽道成熟作物端3相对应,第一排槽道4的槽道成熟作物端3与第二排槽道4的槽道幼苗端1相对应;农业作物幼苗从槽道幼苗端1进入,随生长逐渐向成熟作物端移动,成熟后移出槽道4,移出定植区后进行收获。
农业作物在槽道上的移动,是通过移动装置实现的。幼苗移栽在定植槽上,定植槽与槽道4相接触,由移动装置推动定植槽,实现农业作物在槽道4上的移动。
所述移动装置为机械手臂、机械手爪、传动杆或者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由移动装置根据农业作物的生长周期进行排布安排。
相邻槽道4上,农业作物移动方向相反,使较大体积农业作物旁总是较小体积农业作物,于是大体积农业作物占用小体积农业作物的空间,以此加大单位面积中蔬菜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3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