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体环保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5182.X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5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林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2 | 分类号: | B63B1/12;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体环保船,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个船体,两个船体的船头处设有打捞装置,至少一个船体上安装有脱水装置、粉碎装置和烘干装置;脱水装置包括筒状外壳、与外壳同轴竖直设置的筛桶和驱动筛桶转动的脱水驱动机构,外壳顶部设有进料口;筛桶底端连接有底板,底板与筛桶之间形成杂物排出口;外壳位于底板下方设有排水口,外壳对应杂物排出口处沿周向设有排料口;外壳外壁连接有防护罩;打捞装置的出料端与进料口连接;粉碎装置用于破碎排料口排出的杂物;烘干装置用于干燥粉碎装置排出的杂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船舶打捞水面杂物直接收集造成载重大,单次打捞效率低的问题,提高船舶杂物打捞处理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双体环保船。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漂浮物问题愈加严重。在江河湖海的水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垃圾,这类垃圾大多为塑料垃圾和泡沫板垃圾。为了美化环境,保护水源,需要使用到除污打捞船打捞垃圾。
现有技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2923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船,该船体后有一个收集箱浮体运载一个垃圾收集箱,收集箱浮体与船体之间有一个浮体铰接连接框;该打捞船有两个收集臂是分布在船体前端的两边,收集臂上有链条,有一个防水马达在链条内侧带动链条转动,链条外侧有链齿可拉水面垃圾到船体上的输送带入口,输送带用马达驱动向上传动,将水面垃圾传通过输送带送到垃圾收集箱里,该马达也由较为环保的铅酸电池或动力电池驱动;船体两边有马达和螺旋桨,马达的供电电池放置在船体两侧的船舱里;船体上有操作室、驾驶台,栏杆、系绳桩、船体周边的缓冲块、前大灯,还有一个机械仓。该实用新型能较好地收集打捞水面垃圾并能原地掉头,但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打捞出的垃圾含有水分,增加了收集垃圾的重量,此外垃圾堆叠内部存在空隙,占用空间大,在船体承载能力范围内承载垃圾数量大大减少,影响打捞船可持续作业时间,降低了打捞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CN20729233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水面垃圾清理打捞船,包括第一船体、第二船体、驾驶舱、清理装置、传送装置、打捞装置和收集仓,第一船体通过甲板机构与第二船体连接,驾驶舱连接在甲板机构上,清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轮、第二收集轮、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甲板机构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平行的传动杆,第一收集轮和第二收集轮连接在两个传动杆之间,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分别连在两个传动杆的前端,传送装置包括倾斜传送机构、横向传送机构、纵向传送机构和分流斗,倾斜传送机构设置在第二收集轮的后上端,分流斗设置在倾斜传送机构的后部的下端。该实用新型的收集仓设置在船体的船槽内,收集仓收集的垃圾更多,但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打捞出的垃圾含有水分,增加了收集垃圾的重量,在船体承载能力范围内承载垃圾数量大大减少,影响打捞船可持续作业时间,降低了打捞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CN10558460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浒苔打捞船及自动打捞浒
苔方法,包括船体,浒苔打捞装置包括履带式输送带、输送支撑架、驱动装置和第一卸料装置;履带式输送带上设置有浒苔勾取件,输送支撑架上与履带式输送带出料端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接草槽,第一卸料装置设置在接草槽内且位于履带式输送带下方;移动式输送机设置在接草槽的下方,移动式输送机包括第二卸料装置,移动式输送机的出料端设置有接料槽,第二卸料装置位于所述接料槽内,双面输送机设置在所述接料槽的下方,双面输送机的两端部下方均设置有网箱。该发明专利能够对浒苔进行打捞并挤压脱水处理,但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生活垃圾与浒苔相比体积大且硬度更高,如塑料瓶内部存有水分时,无法通过挤压脱水,打捞上来的生活垃圾仍含有较多水分,增加了收集垃圾的重量,在船体承载能力范围内承载垃圾数量大大减少,影响打捞船可持续作业时间,降低了打捞效率。
综上,亟需设计一种对打捞的垃圾进行脱水的环保船,提高船体承载垃圾能力,延长可持续作业时间。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林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林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5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的控制装置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体多用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