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荧光双模态成像荷载siRNA的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66409.2 申请日: 2018-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9432443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5
发明(设计)人: 俞磊;张金芳;沈鸿伟;谭婧雯;刘丽;王镜;闫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9/00 分类号: A61K49/00;A61K49/04;A61K31/7105;A61K9/51;A61K47/44;A61K47/28;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代理人: 徐筱梅;张翔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t 荧光 双模 成像 荷载 sirna 纳米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CT/荧光双模态成像荷载siRNA的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粒包括载体成分、药物成分、CT成像成分和荧光成像成分。载体成分是脂质,药物成分是siRNA,CT成像成分是粒径5nm左右的金纳米颗粒,荧光成像成分是Cy5(碳氰类染料)。利用乙醇稀释法制备以脂质分子包裹siRNA、金纳米颗粒与Cy5而形成的纳米颗粒,可以有效的克服药物成分siRNA在体内的递送障碍,还能赋予金纳米颗粒本身不具有的肿瘤靶向特性和较长的CT成像时间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模态成像和siRNA递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CT/荧光双模态成像荷载siRNA的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是同时实现CT成像、荧光成像监控siRNA在体内的释放位点与时间的有效方法。

背景技术

siRNA因其显著的基因沉默效果带来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然而裸露的siRNA存在易被核酶降解、细胞内吞效果差和细胞靶向能力差等缺点,建立合适的基因递送系统尤为关键。纳米递送系统因其安全性、低毒性、低免疫原性、靶向性及易于组装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研究。纳米粒表面修饰亲水聚合物如聚乙二醇PEG可增加体内循环时间,从而易于通过EPR效应(高渗透与滞留效应)被动蓄积在肿瘤内部。传统的基因药物纳米递送系统主要包括脂质体和阳离子聚合物两大类。近年发展起来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是融合了阳离子聚合物和脂质体的载药优势而设计的递送系统。

siRNA在体内必须通过细胞内Dicer酶切才能发挥RNA干扰效果,而这一过程的发生位点与发生时间无法被实时监控,目前只能通过处死动物取出靶器官做PCR实验考察基因表达量来评价siRNA的体内疗效。如果能用成像技术实时监测基因药物在体内释放及发挥基因沉默效果的部位与时间,无疑将对基因治疗领域起到关键性指导作用。

在众多成像技术中,CT成像是应用最广泛的诊断成像技术,其缺点是软组织对比度差,无法显示各组织器官。目前临床上一般通过引入CT造影剂来增强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提高CT对病灶组织的分辨能力。目前应用广泛的造影剂基本是含碘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但其分子量较小,难以在血液中长循环,导致成像时间窗窄、缺乏组织特异性、难以对病灶组织造影。因此,许多原子序数较大的金属元素化合物如金、铋、镱等被开发作为良好的CT造影剂。

荧光成像一般灵敏度高,低浓度的荧光探针就可进行明显的荧光成像,但其应用受限于组织穿透能力低。任何成像模式均有其固有缺陷,仅靠一种成像模式难以提供全面信息。将CT成像与荧光成像结合开发出CT/荧光双模态成像对比剂,可以结合两种成像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实现更灵活更多样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T/荧光双模态成像荷载siRNA的纳米粒,该纳米粒可作为基因药物递送系统将siRNA递送至靶部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CT/荧光双模态成像荷载siRNA的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纳米粒在CT成像、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CT/荧光双模态成像荷载siRNA的纳米粒,特点是:该纳米粒包括载体成分、药物成分、CT成像成分和刺激响应性荧光成像成分,所述载体成分为具有微正电特性的阳离子脂质1,2-二羟基-3-二甲基氨基丙烷DlinDMA、PEG修饰的脂质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C-DMA、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DSPC及胆固醇Cholesterol,其摩尔比为30-40∶5-10∶5-10∶30-40;药物成分为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的siRNA;CT成像成分为金纳米颗粒;刺激响应性荧光成像成分为碳氰类近红外染料Cy5;碳氰类近红外染料Cy5通过化学修饰位于siRNA反义链的3’端,而正义链的5’端修饰有巯基,siRNA通过正义链5’端的巯基与CT成像成分纳米金相连;然后包裹上载体成分构成所述的纳米粒;其中:载体成分、药物成分、CT成像成分和刺激响应性荧光成像成分的摩尔比为1∶7-8∶210-240∶7-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6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