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实心轮胎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4512.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4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言军;孙红雨;汪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奥美联亚工矿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C23/19;B29D3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9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2500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实心 轮胎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实心轮胎,并公开了对应的制作方法。它包括轮辋、轮毂和聚氨酯橡胶层,其中,聚氨酯橡胶层通过粘结式工艺附着在轮辋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于聚氨酯橡胶层内部的导热构件,且所述导热构件至少部分位于聚氨酯橡胶层生热区域中心部位,至少部分与所述轮辋表面贴合,在制造工艺中增加了导热构件添加工艺,本发明具有更加优异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实心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工矿场合中,工程车辆上使用的实心轮胎。
背景技术
以工程叉车为例,在工厂、矿山等场合中,通常使用聚氨酯实心轮胎,实心轮胎可以更好的满足:耐刺、耐撕、无需充气、高使用率、低维护率等特殊要求。
其中,聚氨酯实心轮胎,根据与轮辋的结合方式,又可以细分为:黏结式和非黏结式,其中,黏结式结构是指,直接将聚氨酯浇注并硫化在轮辋上形成一体结构。非黏结式结构是指,采用机械套装的方式将聚氨酯弹性体固定在轮辋上。无论哪种形式,都存在聚氨酯弹性体内部生热的问题。
关于实心轮胎中弹性体内部生热的问题,申请人结合工作实际,并做了大量研究,进一步结合现有的技术文献、示例等资料,用于解决下列方案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在《轮胎工业》杂质,2004 年第24 卷中公开的技术,文献资料《聚氨酯实心轮胎内生热试验研究》(作者侯春敏,张英 ,贾林才,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一文中公开的信息,“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CPUE)在物理性能方面优于橡胶材料, 但内生热大是影响聚氨酯轮胎实用化的主要因素”。并在文献中公开了针对聚氨酯实心轮胎内部生热机理的研究过程,并给出了影响内部生热的因素包括:
A、聚氨酯本身的配方组分构成;
B、负重与荷载;模型负重轮最高温度随载荷的增大而升高, 当温度达到最高值后逐渐趋于平稳, 750 kg 载荷下的最高温度为96 ℃。
C、车轮的工作转速;聚氨酯实心轮胎模型负重轮最高温度随转速的增大而升高,并在温度达到最大值后逐渐趋于平稳, 440r·min-1转速下的最高温度为92 ℃。也就是说,载荷的增导致模型负重轮整体温度升高,但温度分情况不变;转速的增大不但导致模型负重轮整体温度的升高, 而且由于转鼓与轮胎表面的摩擦加剧, 产生大量热量,致使胎体接近表面部位的温度升高。
D、环境温度;影响轮胎表面的气流对流散热效果。
E、轮缘厚度(聚氨酯的厚度);即,轮缘厚度越厚,内部生热越严重,散热性越差。这是因为,外点距表面的距离减小, 因此散热快,温度低;中点温度略有下降, 而内点和中点的温差也减小了, 表明在轮缘内部形成了稳态温度场,温升较平稳;各点最高温度均有所下降, 说明轮缘厚度减小可降低轮胎的温升。
上述五个指标中,在矿山车辆中,负重与载荷比较大,并结合车轮的转速是聚氨酯实心轮胎内部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
避免内部生热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两个,第一,通过改变、优化组成配方,改变硫化后的实心轮胎内部的组织机理,但是,由于聚氨酯是一种由软段和硬段组成的嵌段高分子聚合物, 该种材料本身的存在的分子键,在高速重载情况下容易生热,即使进行工艺优化,对于其本身的生热性能影响不大。第二个方法是改善聚氨酯弹性体内部热量的散热路径,也就是说,将内部生热及时的散发出去,及早的达到生热和散热的热平衡,例如,将散热和生热的热平衡点达到60摄氏度左右(现有技术中散热和生热的热平衡点在100摄氏度甚至以上)。
针对这一散热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中,使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常见的是,在聚氨酯弹性体上预设散热孔和散热纹路,也就是说,通过增加散热表面的方法,使得轮胎表面与附近的空间进行气流交换,增加散热量,这一技术手段通常可以实现5至10摄氏度的降温目的,也就是说,是可以降低平衡点的,但是降低的幅度不是很明显,且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该负面效应,结合专利文献,例如日本釜山橡胶工业株式会社2001年申请的公开号CN1369386A的实心轮胎,其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奥美联亚工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奥美联亚工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4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半轴的感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航空子午线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