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部件的安装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5493.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8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部件 安装 结构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部件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纵梁、车身地板和增强件,车身纵梁包括纵梁板和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纵梁侧板,两个纵梁侧板的一侧边分别与纵梁板相对的两侧边连接。车身地板分别与两个纵梁侧板的另一侧边固定连接。增强件包括增强底板和两个增强侧板,增强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一个增强侧板的一侧边与第一侧边连接,另一个增强侧板的一侧边与第二侧边连接,两个增强侧板的另一侧边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增强侧板与纵梁侧板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增强底板与纵梁板贴合且固定连接。本发明能提高汽车悬架与车身骨架安装位置的可承载的刚度和强度,增强汽车的操控稳定性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身骨架通常搭载安装有多种汽车部件。例如汽车悬架,其是车身骨架与车轮之间的连接装置,用于支撑车轮并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力,使汽车稳定运行。汽车悬架安装在车身骨架上后,在安装位置需能承载足够大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汽车的耐久性和操控稳定性。目前汽车悬架通过螺栓安装在车身骨架的纵梁上。
螺栓连接汽车悬架和纵梁后,汽车悬架和纵梁的安装位置的可承载刚度和强度较低,使汽车的操控稳定性和耐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部件的安装结构及汽车,能提高汽车悬架与车身骨架安装位置的可承载的刚度和强度,增强汽车的操控稳定性和耐久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部件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部件固定连接的车身纵梁,所述车身纵梁包括纵梁板和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纵梁侧板,两个所述纵梁侧板的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纵梁板相对的两侧边连接;车身地板,所述车身地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侧板的另一侧边固定连接;增强件,所述增强件位于所述车身纵梁和所述车身地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增强件包括增强底板和两个增强侧板,所述增强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一个所述增强侧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连接,另一个所述增强侧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两个所述增强侧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车身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增强侧板与所述纵梁侧板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增强底板与所述纵梁板贴合且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增强底板呈四边形,所述增强底板还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增强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增强侧板位于所述增强底板的同一侧面,所述增强侧板与所述纵梁侧板相连的两侧边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位于两个所述增强侧板相对的侧面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贴合且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增强侧板的另一侧边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位于两个所述增强侧板相背的侧面上,所述增强侧板的另一侧边通过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车身地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上均设有减重槽。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增强底板与所述纵梁板、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纵梁侧板、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纵梁侧板、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车身地板均焊接固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纵梁侧板的另一侧边设有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位于两个所述纵梁侧板相背的侧面,所述纵梁侧板的另一侧边通过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车身地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纵梁侧板的另一侧边设有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位于两个所述纵梁侧板相背的侧面,所述纵梁侧板的另一侧边通过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车身地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增强件为钣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