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TC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热敏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8913.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薄晋科;宫颂;王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4 | 分类号: | C08L51/04;C08L23/06;C08L23/12;C08L27/16;C08L33/12;C08L25/06;C08K13/02;C08K3/04;C08K3/08;C08K3/22;C08K5/10;C08J5/18;H01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11645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tc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热敏 电阻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热敏电阻器。一种PTC薄膜,其制备原料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聚苯乙烯HIPS 30‑40份,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或聚偏二氟乙烯PVDF中的一种或几种10‑20份。本发明采用两种或三种熔点不同的有机物作为基体,当锂电池温度升高时,使PTC材料发生双逾渗行为,该过程可以提高PTC材料电阻的重复性,减弱NTC效应。当锂电池发生短路或者过充等热失控时,其PTC材料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直到完全阻断内部电流通过,以此避免引发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热敏电阻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整个行业对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伴随能量密度的提升,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也越发被人们重视。锂电池一旦在滥用的情况下操作,比如短路、过充等,电池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副反应,同时产生大量热量,进而引发安全问题。
为防止电池在发生过充和短路情况下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很多电池厂需要在电池内部或者外部安装热敏器件(PTC),目前常见的PTC材料主要以有机物为基体,向其中掺杂导电炭黑、石墨、CNT、石墨烯等导电材料。然而,市场上大多数PTC薄膜存在NTC(负温度系数)效应,并且导电炭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极性基团,内聚能比较强,加之炭黑比表面积较大,在有机物基体中难分散、易团聚,导致PTC薄膜NTC效应变强,影响使用。
由于锂电池使用过程中,温度超过100℃时内部会连续发生很多副反应,所以用于锂电池的PTC转变温度必须低于100℃。目前,用于锂电池的PTC材料主要以单一聚乙烯高分子聚合物为基体,向其中添加炭黑为导电剂,其制作工艺简单,PTC转变温度较高(大多数超过120℃),尤其是其NTC效应明显(即超过一定温度后,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该类PTC材料无法对锂电池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全新的PTC薄膜,其制备原料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括:
聚苯乙烯HIPS 30-40份,
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或聚偏二氟乙烯PVDF中的一种或几种 10-20份。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还包括:
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 10-15份。
更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由聚苯乙烯HIPS、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或聚偏二氟乙烯PVDF中的一种或几种,和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组成。
本发明采用两种或三种熔点不同的有机物作为基体,当锂电池温度升高时,使PTC材料发生双逾渗行为(即导电剂在一个连续相中的逾渗过程和该连续相在另一聚合物中的逾渗过程),该过程可以提高PTC材料电阻的重复性,减弱NTC效应。当锂电池发生短路或者过充等热失控时,其PTC材料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直到完全阻断内部电流通过,以此避免引发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本发明所述的PTC薄膜,其制备原料包括: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优选为钛酸酯;
优选地,所述接枝反应剂优选为马来酸酐。
优选地,所述陶瓷基底为氧化铝。
本发明所述的PTC薄膜,所述的导电填料优选选自炭黑、镍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优选地,所述导电填料由炭黑和镍粉按照(2-3):1的比例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8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