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9706.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狄建兵;王延荣;侯晔星;张丽强;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B25H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机体 疲劳 试验 通用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与铅垂导杆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锁定方向,所述旋转调整器包括滑动筒、转接盘和旋转轴,所述滑动筒套接在所述铅垂导杆的外部,所述滑动筒的顶部安装锁紧螺钉,一侧固定连接转接盘,转接盘的一侧设有通过旋转轴与支撑板的旋转孔配合并通过调整器螺钉固定,支撑板的平面上均布若干通槽,所述通槽通过转换垫圈与机体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采用圆柱导杆直线引导与铰链接转动的基本原理,利用螺栓紧固与位置锁紧,而形成的一套无级升降与旋转的支撑机构,其结构紧凑,支撑可靠,调整灵活,适应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机体疲劳试验是发动机研发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是评估机体结构可靠性的有效方法。机体部件疲劳试验需要一套工装与液压试验设备进行配套连接,特别是机体支撑结构则需要根据机体外围接口不同而调整。然而随着发动机用途、功率范围、整机大小、外附件配置等不同,发动机总体布置要求也千差万别,造成机体具体结构及接口千变万化。那么疲劳试验所需求的支撑装置就会各不相同,专机定制。这种支撑装置优点是专机专用,支撑方便,无需调整,定位准确。缺点是位置固定,接口唯一,通用性差;多机型试验不能重复利用,反复投制,费用投入大,一次性用途,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以提供一种不受机型变化、机体结构差异影响,具有支撑高度、支撑角度可调,多规格螺栓孔任意选择,多支撑任意组合的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铅垂导杆、旋转调整器、支撑板和转换垫圈,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铅垂导杆的底部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锁定方向,所述旋转调整器包括滑动筒、转接盘和旋转轴,所述滑动筒套接在所述铅垂导杆的外部,所述滑动筒的顶部设有滑动筒螺孔,所述滑动筒螺孔内部安装所述锁紧螺钉,所述滑动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接盘,所述转接盘的两侧对称分布圆弧通槽,所述转接盘的一侧设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撑板的旋转孔配合并通过调整器螺钉固定,所述支撑板的平面上均布若干横向通槽、竖向通槽和倾斜通槽,所述横向通槽、所述竖向通槽和所述倾斜通槽均通过所述转换垫圈与机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地基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突出的六方结构,所述六方结构内部为螺纹孔结构,所述铅垂导杆的底部为螺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铅垂导杆的表面材质为光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整体结构为板状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垫圈为梯形结构垫圈,所述转换垫圈的凸台为方形凸台,中间为不同规格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筒的中间设有与所述滑动筒螺纹孔连通的竖直通槽,所述铅垂导杆为局部削平的圆柱结构,所述铅垂导杆的中间削平位置均布若干导杆螺纹孔,所述导杆螺纹孔通过固定螺钉与所述竖直通槽连接,使得所述铅垂导杆与所述旋转调整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通槽、所述竖向通槽和所述倾斜通槽的槽规格均大于常规机体端面的螺纹孔规格。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通用支撑装置,采用圆柱导杆直线引导与铰链接转动的基本原理,利用螺栓紧固与位置锁紧,而形成的一套无级升降与旋转的支撑机构,其结构紧凑,支撑可靠,调整灵活,适应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